- 電車交通與城市社會:1905~1937年的上海
- 李沛霖
- 1001字
- 2019-10-21 14:52:30
(一)研究方法
布洛赫認為,“歷史研究不容畫地為牢,若囿于一隅之見,即使在你的研究領域內,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結論。唯有總體的歷史,才是真歷史”。[79]法國年鑒學派的主導理念是,以問題導向的分析史學和以人類活動整體的歷史,為達成這兩個目標,歷史學與其他學科進行合作:與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社會人類學等合作。[80]可見,史學要與各科相互融合才能感悟到歷史發展的整體脈絡。由是,本研究采取科際整合的方法,從中推論電車事業的運營發展及其對上海城市社會的量化影響。
(1)歷史文獻探研法。史學是一門講究嚴謹、實證的學科;沒有材料,特別是沒有第一手史料,就不能輕易定論。由此,本研究以上海檔案館所藏未刊檔案,如上海市公用局檔案(全宗及目錄號:Q5-2、3)、上海市公用局電車公司籌備處檔案(Q423-1)、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籌備委員會檔案(Q417-1)、浦東塘工局檔案(Q203-2)、滬北工巡捐局檔案(Q207-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檔案(U1-1至U1-6)等,以及上海圖書館所藏近代文獻(如政府和民間調查資料等)和其時《申報》《東方雜志》等報刊中相關本域的專電、新聞及社評等為論證本源,并及時跟蹤和掌握國內外研究的相關動態,對所及資料進行甄選、分類及辨析,在充分挖掘和掌握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展開進一步研究。
(2)城市社會學方法。城市社會學是研究城市的產生、發展,研究城市的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社會群體、社會管理、社會行為、社會問題、生活方式、社會心理、社會關系以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學科。[81]本研究即考量電車事業與都市社會嬗變的關系,則須研討該業對戰前上海城市社會群體、社會問題、社會管理、生活方式及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的影響。由此,城市社會學不僅為研究提供了關鍵的學理支撐,亦是論題須借助的研究方法之一。
(3)統計分析法。研究所關涉的數據統計甚多,如檔案中近代上海電車車輛調查、載客量、營業損益等,城市人口數量及新筑道路、養路修路統計等。擬將數據統計后,進行整理歸納,再做具體分析,從中管窺彼此間的一般規律和普遍聯系。
(4)個案和比較研究法。主要應用于英商、法商、華商電車公司等企業個案分析,[82]以其運營態勢檢視近代上海新式公共交通發展的基本脈絡,并對機械動力與人畜力交通工具做簡略比較,從中辨識其發展路徑及博弈結局。
(5)定量、定性分析相結合法。定量分析是對事物數量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對事物性質的分析。這是經濟史研究中常用之法,此方法亦貫穿本研究體系的整體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