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汽車城:挑戰世界的征程已起航

2001年,上海國際汽車城啟動建設。榮文偉見證了汽車城從無到有、從優到精的全過程。如今,17年過去了,如果你來到上海國際汽車城,會感覺到處都是汽車元素,你遇到的人也大多從事汽車行業,交流的話題也與汽車相關。

“如今的汽車城不再滿足于填補國內的空白,它正在挑戰行業、挑戰世界。我們克服種種困難,把一片農田改造成為一座生態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人人喜歡的城市,讓這里有人文氣息,也有面向未來的技術,這值得我們自豪。”榮文偉如是說。

李華成/文 汽車城(集團)公司/供圖

人物檔案

榮文偉,1968年出生,1990年9月參加工作,管理學碩士學位,工程師、經濟師中級職稱。現任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獲評上海市勞動模范、嘉定區優秀共產黨員、嘉定區十大杰出人才。

榮文偉

讓汽車成為一業特強

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向,加上正確的前瞻性布局,這是上海國際汽車城正確的打開方式。

20世紀80年代,上海汽車廠與德國大眾在安亭攜手,中國汽車規模化生產從這里開始,為“汽車城”的定位奠定了基礎。2001年2月的上海市人代會上,上海做出了新世紀的發展戰略布局,簡稱“東南西北”戰略,這里的“西”,就是在上海的“西大門”安亭鎮建立國際汽車城。2001年4月,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構想啟動。

在榮文偉看來,把國際汽車城落子于安亭,這是產業的平衡,也是嘉定的機會。當時,上海已經開始轉型,汽車被確定為四大產業之一時,正好趕上了汽車廣泛普及。“我也是在這個時間來到嘉定,來到安亭,”榮文偉回憶說,“當時,我們定了一個要求:堅持把80%的精力投入到每個項目的前期策劃和方案論證中。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建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當時的艱辛至今記憶猶新。”

在策劃階段,榮文偉和團隊成員冒著嚴寒酷暑,先后考察了長春、廣州等國內汽車生產基地,以及德國狼堡、美國底特律等國外汽車產業集聚區,與汽車產業權威專家和國內外著名汽車廠商負責人商談汽車城的規劃。

經過一輪輪的論證研討,最終形成了重點發展汽車研發、生產制造、教育培訓、貿易會展、賽事運動、文化博覽等全產業鏈的構想,撰寫完成了《上海國際汽車城總體策劃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總體定位和功能設計。

大膽嘗試多元開發體制

在建設初期,上海國際汽車城遇到的首要難題,是如何破解政府資金投入有限的瓶頸。“此前,浦東開發為解決資金不足,借鑒了國際盛行的投資形式——BOT方式,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經驗。這也給汽車城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借鑒意義,”榮文偉說,“經過仔細測算、反復推敲,我向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立汽車城建設基金運作機制的設想,也就是通過測算汽車城建設五年間政府土地開發收益、新增稅收作為預期收益,運用銀行融資和社會資本投入,解決汽車城開發基礎設施先期投入的問題,這個設想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與支持。”

通過初創時期政府投入的3億元資金,嘉定撬動了上汽集團、久事集團、新虹橋、百聯集團等市級重量型企業集團共同參與。汽車城開發建設總投入600億元,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汽車博物館、F1賽車場、汽車博覽公園等一大批功能性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效,源于體制、機制的創新。汽車城開發初期,沒有因循傳統經濟開發區一元化建設和管理的模式,而是實行市區聯手、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多元開發體制。

同時,在每個項目的建設中,榮文偉與其團隊都與中標單位深度溝通,數易其稿,精益求精地完成設計方案。如今,當時策劃規劃的汽車產業鏈框架基本形成。隨著諸多重大項目的建成,從制造、貿易到休閑、運動,一條由汽車串起來的完整產業鏈在上海國際汽車城徐徐展開,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代表著中國乃至世界的一流水平,打出了一手漂亮的“世界牌”。

產城融合發展是新要求

隨著汽車城產業功能的逐步完善,各類人才進一步集聚,目前已吸引3萬多名汽車領域研發人員。如何為市民創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產城融合”發展成為當時面臨的全新要求。

于是安亭新鎮成為上海國際汽車城的重要功能項目之一,由德國設計師阿爾伯特·施拜爾教授主持設計,采用德國當代的建筑技術標準,為上海國際汽車城提供高品質的核心生活居住區。

“那時,還沒有提海綿城市的概念,但現在建成的就是一個符合海綿城市標準的城市。”榮文偉回憶道,“舉例說,建設一期中的保溫技術標準,到目前還是國內領先的。我們不是要學德國小鎮的風貌,而是要學德國小鎮的先進理念。安亭新鎮就是一個學習德國技術和藝術的結合,當然我們接下來還要學習如何管理。”

關于安亭新鎮,還有一件趣事,德國花園城市魏瑪的市長在參觀安亭規劃設計時說:“因為在德國家喻戶曉的大眾落戶安亭,所以許多德國人對安亭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知道這里要建一個原汁原味的德國城鎮,德國的城市規劃師們興高采烈。”

安亭新鎮確實秉承了德式風貌,綠化率達到60%,路面上看不到電線桿,并集成運用共同溝、集中供能、太陽能、外墻保溫隔熱等先進技術,追求生態與舒適的統一。目前,在安亭新鎮,約60%的小鎮居民從事汽車產業,包括來自15個國家的近400名外籍人士,工作地點就在一河之隔的上海國際汽車城。

觸手可及的汽車硅谷夢

經過十多年發展,上海國際汽車城已經建成國內產業鏈最全、研發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產業基地。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對國外多個汽車產業基地考察后,來到上海國際汽車城調研,在高度評價汽車城建設成果的同時,也向嘉定提出更高要求:“汽車產業鏈完整集聚的區域,國外不是很多,國內更加少見,你們是做得最好的。希望你們立足全局,加快發展,力爭做到在國內占領制高點,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一直在品味這個話,到底什么是制高點?上海要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對汽車城而言,就是從前端的研發設計、人才培養,到后端的汽車文化、展示博覽,均能引領中國汽車文化的消費時尚,引領汽車產品的發展走向,這是上海國際汽車城應該承擔的使命。”榮文偉說。

汽車城航拍

幸運的是,機遇再一次找到了汽車城。2010年7月,在G20國際清潔能源部長會議上,中國、美國等八個國家聯合提出開展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的倡議,這無疑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跟上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潮流的重大機遇。

“在國內,我們當時在和深圳、北京等省市競爭國際示范城市的名額。還記得當時,我們精心準備了一天,決定去北京匯報工作,就在火車上最終確定了‘一個基地、兩個俱樂部、三個平臺、四個中心’的實施路徑。”榮文偉回憶道。

2011年4月,國家科技部確認上海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嘉定區成為國內唯一的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上海國際汽車城先行先試。2015年,汽車城迎來又一個新機遇。工信部批準汽車城申報智能網聯汽車示范試點項目,嘉定正式成為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試點示范區。2016年6月,國家智能網聯上海示范區封閉測試區正式開園,目前已經完成了場景拓展建設,形成了超過200個測試場景,已成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最豐富、技術水平最先進和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窗口。

根據上海國際汽車城核心區發展規劃,到2020年,上海國際汽車城基本建成汽車全產業鏈互動合理、產業創新引領優勢突出、汽車文化氛圍濃郁、城市文化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品質國際化社區。屆時,年生產總值預計可達740億元,新能源、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規模達1000億元,企業技術中心數量超過100家,研發、創新投入達到400億元左右。

未來,遵循關于精準轉型、精美成長的發展路徑要求,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產業與城市發展也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形成“一軸、兩圈、三帶、四區”空間布局,即曹安公路發展軸,“環公園”平臺與城市服務圈和“環同濟”知識與創新經濟圈,軌道交通帶、墨玉南路帶和博園路帶,汽車創新港、同濟科技園、核心區CBD區、安亭新鎮(二期)四個區域。

過去30年,是汽車改變了嘉定;未來30年,嘉定要為汽車的改變做出貢獻,打造世界級的汽車產業中心。“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嘉定、在上海,打造一個汽車產業的硅谷。”榮文偉在采訪結束前,給了我們在場所有人一個觸手可及的夢。

相關鏈接

2001年9月2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黃菊按下打樁機的按鈕,上海國際汽車城全面開工建設。

2009年6月28日,嘉定設立新的安亭鎮(撤銷安亭鎮、黃渡鎮建制),新的安亭鎮域為89.28平方公里,加上上海國際汽車城產業園,汽車城區域總面積為98.78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國際汽車城核心區,由12平方公里擴大至25平方公里。

2011年4月,國家科技部確認上海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嘉定區成為國內唯一的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

2015年,國家工信部批準汽車城申報智能網聯汽車示范試點項目,嘉定正式成為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試點示范區。

2016年6月,國家智能網聯上海示范區封閉測試區正式開園。

2017年,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汽車產業基地競爭力排行榜”上,上海國際汽車城以0.975分(滿分為1分)的綜合競爭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

2018年,嘉定發出了第一張國家智能網聯上海示范區道路測試牌照。

來源:上海國際汽車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调兵山市| 阆中市| 浮梁县| 永寿县| 吉林省| 牡丹江市| 偃师市| 三穗县| 都江堰市| 阜平县| 丹东市| 赤城县| 泾川县| 察哈| 木里| 江达县| 永兴县| 靖江市| 新平| 兴宁市| 旌德县| 宁晋县| 略阳县| 上杭县| 云林县| 广河县| 青州市| 西乡县| 青岛市| 罗甸县| 巍山| 汤阴县| 青铜峡市| 江安县| 永丰县| 沾化县| 融水| 七台河市| 清远市|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