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從河西走廊看中國
  • 黃達遠 藺海鯤 王彥龍
  • 851字
  • 2019-10-18 17:36:27

六 駝道余暉

隨著汽車、火車等現代運輸工具的運用,駱駝的交通地位不再。響徹駝道的大幫響鈴已漸去漸遠,然而駝道運輸留下的印記卻并未完全消逝。駝道上地域互動、人群交往的歷史活動不但被曾經的親歷者所津津樂道,而且也影響著人們的外在環境、選擇機制以及族群交往意識。

舊時候的民勤地貧人眾,很多人跟隨駝隊走出民勤,謀求發展;還有人沿著駱駝糞留在沙漠戈壁上的“生命線”從民勤向外逃荒。大量的民勤人在內蒙古、青海、新疆和寧夏等地定居。他們有的和蒙古族、藏族通婚,有的生活習俗受多民族的文化影響。1950年的時候,民勤的駱駝隊參與護送班禪入藏,好多人后來在返程的時候就地留在青海放牧駱駝,生活習慣頗受牧區影響。在我們的訪談中,84歲的駱駝客丁爺在講起自己的駝道記憶時,總是對蒙古族的奶制品和棋蛋子贊不絕口。然而他經常吃到這些食品的地方卻不是蒙古人家,而是他住在呼蘭呼廟的民勤籍姨夫家。“我的姨夫,蒙古人當他是漢人,漢人當他是蒙古人。”丁爺說。

圖3 1974年,民勤縣紅沙梁公社花寨大隊的駝隊運輸柴油發電機組

民勤縣蘇武文化研究會提供

駝道上的駱駝客們經常出入民族地區,對人群、文化的理解寬容而多元。行走在長城內外的駱駝客們,往往欣賞著各方人群的人格魅力。說到蒙古族、回族的時候,老駝客往往贊不絕口。“回回家心齊,一個做甚呢,十個八個都來呢。”孫得正還常常講他年輕時與蒙古族打交道的往事。當年孫得正準備從蒙古族的牧場回家時,雇主給了他一頭母牛犢作為工錢。孫得正想給自己留些私人財產,以備不時之需,就將這頭母牛犢寄養在阿拉善的蒙古族朋友家中。幾年以后,生產隊里派人和孫得正一起去趕牛,他的朋友卻一并領出了七頭牛。原來孫得正一去幾年,自己的牛犢經幾代繁育,形成了七頭牛的大家族。蒙古人家把母牛連同小牛都看作孫得正的財產而交歸了他。孫得正每次講到這個故事都會陷入對往事的追憶中,贊嘆蒙古牧人的厚道仁義。

20世紀70年代后,駝隊運輸已經在河西一帶消失了。然而在古老駝道上定居下來的移民們與故鄉的聯系卻日益緊密,曾經的駝道繼續成為人們走出家園闖世界的道路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富阳市| 桐乡市| 民权县| 宁德市| 涡阳县| 华宁县| 榆树市| 垫江县| 商南县| 吉林省| 绥棱县| 雅江县| 呼图壁县| 承德县| 星座| 光山县| 辽阳市| 龙泉市| 宜丰县| 苏尼特左旗| 叙永县| 永清县| 兴山县| 屏边| 永城市| 开封市| 调兵山市| 乐山市| 阿克| 延川县| 昌宁县| 富川| 北流市| 抚远县| 华亭县| 滦南县| 诏安县| 灵寿县| 鄂尔多斯市|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