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地旅游安全評價與預警
- 鄒永廣
- 998字
- 2019-10-11 17:07:03
2.1 旅游安全評價研究歷程
近年來,影響和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可預見與不可預見的風險因素不斷增多,給旅游安全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對旅游業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和科學系統的安全評價,是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礎和前提,能為旅游安全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對旅游安全管理效果有直接影響。
旅游安全評價源自20世紀90年代的工程、系統、生產經營行為和社會活動等領域開展的安全評價研究,并逐漸深入。在旅游地風險系統評價、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旅游景區安全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取得了諸多理論成果。對近20余年的旅游安全評價研究文獻進行系統的梳理,了解旅游安全評價研究的現狀和脈絡,剖析旅游安全評價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對于深入探索研究旅游安全評價、完善和拓展旅游安全理論體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在近20余年的研究歷程中,學者對旅游安全的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評價研究,對中國旅游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以“旅游+安全評價/評估”等作為題名、關鍵詞、摘要以及主題,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等進行檢索,遴選了近20余年來旅游安全評價研究相關論文進行梳理。分析發現旅游安全評價研究呈現出三個明顯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探索研究階段。研究剛起步,學者多從系統論和安全學角度,探索旅游安全風險系統的內容、旅游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機制、旅游安全風險源辨識等。第二階段是深入研究階段。該階段學者集中探討旅游領域內細分問題,研究成果較多,研究問題相對集中,深入探索了旅游生態安全評價、旅游景區安全評價和旅游資源安全評價等。第三階段是發散研究階段。旅游安全評價研究呈現出發散狀況,研究涉及旅游安全的較多方面,如災后旅游安全風險評價、旅游地安全評價、旅游者安全認知等。
在旅游業實踐中,大部分旅游企業已認識到安全評價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我國2005年實施的新修訂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2010年實施的新修訂的《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中,都對旅游安全規定進行了修訂或新增了安全管理內容。這些都充分表明旅游安全評價深得業界的重視,也體現了旅游安全評價的內容在逐步完善。
旅游安全評價作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歷經20余年探索,產生了諸多理論成果。經過梳理,主要包括旅游安全評價的概念、旅游安全評價研究內容、旅游安全評價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旅游安全評價研究程序等方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