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破產案例與警示

(一)日本保險公司破產危機的主要原因

1997~2002年,日本經歷了其保險業歷史上最大的災難。短短的5年時間,先后共有7家大型保險公司倒閉,分別是日產生命保險公司、東邦生命保險公司、第百生命保險公司、大正生命保險公司、千代田生命保險公司、協榮生命保險公司、東京生命保險公司。這場日本保險業的大危機震驚了世界,也給人們帶來了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如此發達的日本保險業出現這么大的問題?導致這場危機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側重對其中保險資金運用的角度進行分析。

1.經濟衰退,股票資產、不動產大幅貶值

當時日本保險業資金運用構成中,占比最高的是證券投資,其比例由1960年的25%上漲到1996年的50%;其次是貸款,1980年后占比接近40%,兩者加起來總比例超過了80%;房地產和現金存款處于第二梯隊,平均占比都在5%左右。

表7 日本保險資金運用構成

有價證券投資的構成中,股票占比最高,1960年來,維持在20%左右;其次是海外證券,1985年后,占比約為10%。20世紀80年代,由于當時的經濟環境良好,日本經濟極度繁榮,股市與房市連創新高,大量資金流入,泡沫被越吹越大。在狂熱的泡沫經濟中,保險公司為了獲取高額的資產回報,也大量購買了股票和不動產,進一步推動了日本泡沫經濟的膨脹。

表8 日本投資有價證券構成

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后,股市暴跌,日經指數從接近40000點跌至不到10000點,保險公司持有的股票資產大幅貶值。日本保險公司直接持有房地產比例在5%以上,房地產價格暴跌70%~80%,使得保險公司持有的不動產同樣大幅貶值,損失巨大。

圖4 1970~2010年日經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WIND資訊。

2.地價暴跌,大量貸款成不良債權

貸款在日本保險的資金運用構成中占比接近40%,由于樓市的暴漲,大量貸款資金投資房地產,形成房地產泡沫。當泡沫破裂后,建成的樓宇出租率極低,甚至租不出去,在建的項目停工下馬,使之前大量的投資不但無回報,還得支付各項管理費,形成了大量不良債權。日本金融廳2000年對19家人壽保險公司進行綜合資產審查,發現到1999年3月,這些人壽保險公司擁有32411億日元的不良債權,占總融資額的6.3%。對已經倒閉的第百生命和大正生命保險公司進行同樣的審查,結果發現這一比例高達20%。大類資產配置失衡是這些公司倒閉的重要原因。

3.低利率導致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率降低,出現大量利差損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保險公司銷售了大量高預定利率的個人年金保險。而20世紀90年代,日本為了刺激經濟復蘇,實行低利率政策,使金融機構隔夜拆借利率降低到0.03%,在如此低的利率條件和股市、房地產市場價格頻頻下跌的情況下,人壽保險公司資金回報率大幅下降。而同時,20世紀80年代泡沫經濟時期的保險合同平均返還率在5.5%的水平上,遠遠高于20世紀90年代平均返還率2%的時期,如此高的返還率在公司沒有獲得高資金回報率的情況下,導致壽險公司利差損嚴重。

表9 20世紀90年代日本官定利率和日本壽險公司預定利率

表9 20世紀90年代日本官定利率和日本壽險公司預定利率-續表

4.歐元貶值,國外投資失利

日本在國外市場的投資也出現了失誤,各保險公司因為錯誤投資歐元而遭受重創。截至2000年3月,日本7家最大的壽險公司持有價值高達3.52億歐元的資產,但歐元在經過問世之初短暫的堅挺表現后,匯價下滑達3成,使這些壽險公司損失慘重。

此次危機是由內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外因是宏觀經濟的大幅衰退導致保險資產嚴重縮水,內因是保險公司過于追求高利潤回報,而忽視了資產配置的優化及風險控制。當外部的經濟泡沫破裂后,保險業也深受牽連,不能自拔。因此,要避免類似的危機再次發生,保險業應當采取以下防范措施:①雖然宏觀經濟很難由保險業控制,但是保險監管部門可以加強對宏觀經濟環境的分析和預測,在危機發生前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②在任何時候都應做好保險業風險的監控,制定合理規范的資金運用制度。根據宏觀環境和保險業實際現狀,在收益率與風險之間取到合理平衡。

(二)中國臺灣地區保險公司破產清理案例

1.財產險公司清理案例

2005年11月18日,國華產險被勒令停業,指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擔任“清理人”進行清理。國華產險在2005年中期臺灣地區金融管理機構執行專案檢查時,業務已陷入衰退,凈資產變負值,增資計劃未能落實。2009年1月17日,華山產險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可能無法履行契約責任及損害被保險人權益也被勒令停業,同樣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擔任“清理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對停業險企進行清理:①了結現務。不再承保新業務、公開出售部分業務、處置相關資產。②收取債權。收回再保險賠款等未收取的債權。③清償債務。辦理公告催告債權人申報債權,按比例清償債務。

2.壽險公司清理案例

國華人壽為臺灣老牌壽險公司,保單215萬余件,保戶約140萬人,員工4000余名,行業內影響力大。由于牽涉面廣,且其壽險產品多為長期性保障契約,維持契約存續對保戶最為有利,故國華人壽未采取停業清理或命令解散的方式處置,而是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

2008年底國華人壽資本適足性不符合法令規定,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且董監事變動頻繁,影響公司治理。由于法人股東權利轉移,無檢查人可監督公司業務的執行,可能損害被保險人權益,臺灣地區金融管理機構的增資要求也一直未能落實,故臺灣地區金融管理機構于2009年8月4日予以接管處分,由保險安定基金擔任接管人。

保險安定基金介入后,首先對國華人壽的股權結構進行了清理,通過辦理減增資及認購,成為國華人壽第一大股東。2009年,安定基金為盡快改善公司財務結構,辦理了原股東減資,并根據“保險法”進行增資。保險安定基金通過自身籌資和臺灣當局的金融特別準備金,增資成為大股東,加速了接管進程。

保險安定基金于2010年4月12日、5月14日,分兩次公告辦理引資合并交易,但因投資人認為沒有綜合效益而放棄投標,導致首次引資沒有結果。此后在2010年8月、2012年11月再次標售國華人壽,最終全球人壽保險公司得標,并于2013年3月30日完成交割。全球人壽除承接國華人壽保留資產與保留負債以外的一切資產、負債及營業外,另須重新聘用至少50%的國華人壽員工,最終聘任比例達到86%,國華人壽自2015年4月30日終止接管并轉為清理,由保險安定基金自5月1日起擔任該公司“清理人”,依法辦理后續清理相關事宜,包括處理保留資產及負債等。

保險安定基金在標售過程中,在職權范圍內,給予投資人一定投資政策放寬的優惠來吸引投資人,并通過公開招標出售的方式保證公平性,并可以依照“保險法”為中標的投資人墊資,最終妥善解決了國華人壽等多起保險公司的破產風險。

表10 臺灣地區保險業退場案例處理狀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湖北省| 涞水县| 晋州市| 浦北县| 台中县| 津市市| 邓州市| 桃江县| 清苑县| 高平市| 扎兰屯市| 惠州市| 德格县| 桓仁| 锡林浩特市| 五寨县| 元阳县| 法库县| 肥西县| 中宁县| 呼伦贝尔市| 建水县| 集安市| 余江县| 万盛区| 贡觉县| 吉木乃县| 定南县| 明光市| 兴化市| 苏尼特右旗| 昌乐县| 漳浦县| 临西县| 泸定县| 临江市| 温宿县| 满洲里市| 修文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