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汶上第一書記故事
- 馬平 王洪正
- 674字
- 2019-10-11 16:07:27
雨夜解糾紛,群眾所盼的就是我們要干的
東槚柏村村內排水溝年久失修,溝內累積了大量生活垃圾,堵塞了排水管道,村內柴草垛亂堆亂放,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未及時清運,村內的路燈已經安裝多年,由于缺少維護大部分已經不亮,有的路燈燈罩已經被小鳥“安家落戶”。作為一個2300多人的大村,群眾沒有一個健身活動的場所,只能在公路邊、超市前空地進行健身活動,既影響交通,也不安全。我在心里猶豫,文化廣場建設與下水道維護、路燈安裝群眾都很需要,建文化廣場更顯成績,先弄哪個呢?
村里的代理書記郭慶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宋書記,要不咱們2017年先建文化廣場,2018年再進行下水道維護及路燈安裝,一個一個來?!?/p>
2017年6月的一天晚上,我和付兵正要上床休息,忽然窗外霹雷閃電,不一會大雨傾盆而下。我牽掛著村里那幾戶貧困戶的住房會不會漏雨、會不會進水,開始擔心起來。于是給郭慶順書記打電話,一起打著雨傘逐戶對貧困戶的房子進行查看。當走到郭氏家廟附近時,聽到一陣爭吵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村里兩戶村民因為下水道排水問題產生了矛盾。其中一家蓋房時,看著門前下水道已多年失修不起作用,便將下水道給填上了,造成另一家家中的雨水排不出去。我和郭書記冒著大雨做著雙方的調解工作,最后終于說服兩家。大家一起動手挖溝打壩,才將雨水順利排出去。在回村委會的路上,我堅定地說:“郭書記,咱們今年的第一書記項目先修下水道、安裝路燈,明年再建文化廣場。”
2017年,為村內三縱三橫的主要街道安裝了100盞太陽能路燈,新建下水道150米,維修下水道300米,并對村內4000米的下水道全部進行了清淤。和村干部一起動手清理整治環境衛生,村容村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