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行政倫理學論綱
- 王云萍
- 696字
- 2019-10-11 16:14:40
內容摘要
公共行政是控制和影響社會的重要力量,倫理是其題中應有之義。本書建基于當代西方和國內的相關研究,在突出公共行政的“普遍價值”,挖掘其現代政治價值根源的同時,著眼于我國的行政生態特點,力圖探討帶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倫理體系,在將該體系劃歸為“公共政策倫理”“公共組織倫理”“行政人個人倫理”三個層面后,分別以三章的篇幅對各個層面的問題展開論證。
第一層面擷取功利主義倫理、康德主義倫理及儒家美德倫理,提煉它們的倫理價值與公共行政的切實相關性,以作為公共行政倫理的利益論、義務論和德性論基礎。通過整合這些理論資源成為公共行政的綜合倫理,并結合公共政策的倫理價值論證該綜合倫理之適切性,同時強調公共政策中具體的文化傳統的重要性,至此完成了為公共行政提供基礎性和綜合性的價值目標論證的預期。
第二層面關注公共組織倫理,并且以官僚制為典型的公共組織類型,探討其在結構、文化和價值方面的特點對行政人行為的影響和限定,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組織倫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主張不盲目追隨國內外“祛官僚化”等一味批評官僚制的思路,論述在我國的行政生態中加強官僚制理性化建設,并且努力培養行政人個人的道德完整性的重要意義。
第三層面致力于探討行政人個人(職業)層面的倫理及其訓練和培養。本著“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原則,深入了解行政人的角色和責任,挖掘其責任的根源和動因,同時突出行政人之政治性的基礎角色(即公民)定位的重要性,強調行政人的民主型人格,重溫我國傳統儒家的“仁愛”美德,結合探析行政人道德成熟的(本土化)路徑,回應“綜合倫理”,展望作為一名合格的行政人的倫理樣式,并且合理地期望其在公共行政實踐中的創造性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