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減貧問題。自1986年起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成立專門的扶貧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有計劃、有組織和大規模的扶貧行動。中國特色的扶貧攻堅工作,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獨具特色的,且收效非常明顯。到2017年2月貧困人口已下降到4335萬。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全人類的共同愿景。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5%,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4%。“十三五”期間,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對于補齊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短板,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提升各族人民福祉,增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我國的邊疆省份之一,云南省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眾多,民族自治區域較多,貧困人口和貧困鄉、縣較多,自然條件偏差,39萬平方公里總面積中山區和半山區就占94%,生態環境脆弱,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積少,經濟活動空間小,難以合理布局和發展。農業發展尤其受環境限制,農業人口脫貧攻堅任務更是艱巨。如何在這種條件下完成扶貧工作,如何摘掉貧困的帽子,如何使邊疆少數民族與全國人民一起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其過程和措施是什么,有何經驗和問題,都非常值得我們深入調研和總結!

本書基于對云南省施甸縣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和擺榔彝族布朗族鄉的扶貧工作的全面深入調研,探討我國精準扶貧理論在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的實踐和成效,用實證展示邊疆民族所經歷的歷史跨越。其意義在于拓展精準扶貧理論的應用,其經驗和歷程對于其他地區和民族有一定的現實借鑒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麻阳| 莎车县| 西吉县| 庄浪县| 尼木县| 祁东县| 普兰县| 乌鲁木齐县| 烟台市| 婺源县| 西乡县| 汾西县| 扎兰屯市| 万山特区| 泸溪县| 晋城| 桃源县| 福安市| 徐汇区| 扶风县| 松溪县| 渑池县| 手机| 厦门市| 广水市| 从江县| 新余市| 出国| 时尚| 澎湖县| 桂平市| 秦皇岛市| 汝南县| 昌邑市| 乐平市| 陕西省| 罗山县| 巴楚县| 姚安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