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陳爭平 朱蔭貴 胡政
- 4761字
- 2019-10-11 16:58:43
三 招商局商辦時期制度設計缺陷帶來的弊端
商辦相對于國營,更多表明的是資本的不同組織形式,顯示的差異主要是資本來源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在商辦這種資本組織形式下,具體的經營和管理可以出現多種不同的形式。也因此,商辦并不一定能夠保證企業經營一定成功。認識和清楚這一點,我們可以發現,由于多種因素的存在和制約,招商局的商辦并非真正的按照股份制企業的規則辦事,時人指責它是“中國舊式衙門與買辦制度之混合組織”并非毫無道理。下文就針對招商局制度的缺陷和經營管理中的弊端,進行一些具體的分析。
招商局制定的制度中最為人所詬病之處,首先是董事兼科長制。這種制度照今天的說法就是“裁判員又兼運動員”,沒有監督,此為招商局各種弊病的出現打開了制度之門,也為主政者周旋其間謀取私利打開了方便之門。正如《報告書》中所指出:“普通商業機關,董事僅主持大政方針,公司實際業務另聘經理。招商局則三科長與秘書長均為辦事董事兼任。董事會會長、副會長亦按月支取巨額之薪金夫馬費。公司之性命實操于此六人之手。”[28]就連長期把持招商局董事長職位的李鴻章之孫李國杰,在遭到國民政府訓令后提出的《整理招商局業務意見書》中也不得不承認“招商局業務不振之原因,首在組織不良”,而此組織不良,主要就表現在董事兼科長的制度上:“以組織言之,本局辦事向分三科,曰會計曰營業曰主船,全局事務,盡由三科統領,巨細靡遺,已屬尾大不掉。而最足貽人口實者,厥在董事而兼科長。蓋事權易混,不能無專擅之嫌;取求自私,難保無把持之弊。況事多屬于專門,尤非泛常可以應付。即信其為人無他,而苦于知識技能有所不逮,弊即乘之而生。且科長名雖隸于董事會,而實具有一部分平等之權,人情所在,有不能不委屈其間者,此辦事所以多捍格也。”[29]
李國杰進一步透露“詎知科長由董事兼充,地位更進一步,爾時曾有科長不服從對調之事,是董事會之不能行使職權,由來久矣”。加上三科長不能“急公忘私和衷共濟”,“遇有困難則諉諸董事會,以求卸責。凡有可以操縱之處,則擅自主張,且復各不相謀,聲氣隔閡,于是一切事務,悉成散漫”[30]。
這樣的制度設定,就為有職權者謀取私利留下了空間,也因此,招商局的管理者首先成了營私舞弊者。據《報告書》所記載,“該局最近五年來之損失,合計281697兩之巨。且無年不損,而每年結賬分紅仍占245994兩之多”。而查第三表總滬局員司酬勞數目,“會計科長邵子愉兼代營業科長五年,補酬25500兩”。“邵會計科長兼任辦事董事,薪水每月500兩,公費每月150兩,津貼交際費2000兩,酬勞500兩,夫馬費平均400兩,此外家內各種用度如電燈、電話、自來水尚支若干,合計每年所得至10700兩之多。”清查委員會在報告中感嘆:“公司年年損失,而報酬反如此之巨。該科長既支薪水,復支公費、酬勞、津貼等費,亦非局外人所能了解。”[31]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董事兼會計科長的人,卻是“每屆股東年會則必托病辭職,公司必照例慰留,而邵義鎣(即邵子愉)則殆常年請假,支取薪金掛名辦事如故也。此為尸位素餐之尤者”。該報告書評論說:“該局名為商辦,實則不啻官府,欲營業之有進步,何可得哉?”[32]
其次是招商局的“包辦回傭制”。這種制度的主要經辦特點及產生的弊端上面已有部分介紹。這里再介紹一下在這種制度下,招商局的各條船、各個倉棧和各個部分同樣因實行承包制,上行下效所產生的弊端。
輪船被座艙承包后的弊端。1926年初,招商局董事兼辦事科長付筱庵搭乘新江天輪船返回寧波掃墓,發現輪船上的乘客數量很多,詢問該船搭客數量,“該座艙稟稱共有二千三百八十一人,及督同大副復點,竟有四千人之多。及由甬回滬,亦據稱僅二千人,復點亦近四千人”。付筱庵向董事會提出:“該座艙任意匿報實屬荒謬……所定比較本不甚大,該座艙現既屬包繳性質,客人多少原無出入,唯該座艙不應謊報如此之多,可知該座艙平時侵漁正復不少。”而董事會對此事的處理,卻是“公議胡座艙辦理新江天座艙有年,乃諸事竟不能核實,殊屬非是。姑念現已定有比較,無關局款,從寬免議”[33]。
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倉棧部門。據1925年招商局董事會特別會議記載:“前據稽核處盛處長調查北棧存貨數目,總結與管棧人月結不符,因非尋常疏忽,姑念初次,從寬記過。乃昨調查南棧情形,又有此等情事,實屬駭人聽聞。但北棧既已從寬,南棧亦姑從寬,將棧長副棧長各記大過一次。倘再發生帳貨不符情事,定予撤究。至棧務關系航業命脈,乃積弊如此之甚,實深憤慨。”[34]
在水腳方面同樣存在欺瞞偷漏。據1925年12月30日董事會常會會議報告:“稽核處報告稽核各船水腳偷漏數目,已飭滬局長分向補繳,更加徹底調查,為根本之改革。”查核出來的偷漏情況是:“公議查閱所核水腳,已有五千兩之多。據滬局長報告,自經稽核以后,各報關行已不敢公然偷漏,無形收回之利益殆不下數萬兩。”[35]
而這種欺瞞偷漏的情況已滲透到招商局的各個方面。例如該年三月十三日董事會特別會議上提議的整頓招商局辦法六條中,就透露出各船船員夾帶私貨私運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乃近年船員捎包愈帶愈多,約扯每船水尺五寸占去,正項報關貨位暗虧水腳甚巨。”同時還有“各埠出口貨,花色斤兩常有以細貨捏報粗貨,以重斤報少斤,吃虧水腳甚巨”[36]的事情發生。其實這種夾帶私貨之事,在招商局早已不是個例。例如1918年交通部就有訓令,“嚴飭各輪船員役毋得夾帶私鹽事”,而招商局董事會也表示“夾帶貨物本犯局規,私鹽尤干例禁”。可是同樣在該年六月二十日的董事會議事錄中,就有“昨據江孚座艙與大副互相聲訴,已飭滬局查辦”,“今新銘又被長蘆分所查出,殊堪痛恨”[37]之事發生。
在這種體制和管理下,招商局不斷出現各種丑聞和怪事。除上述這些已經舉出的事例外,1924年3月25日董事會特別會議就記錄了招商局寧波分局局長邵月如與潘福礎簽訂“謀辦長江輪船座艙合同,騙去金錢巨萬”,現潘福礎“將付款收條影出附送詢問董會是否知情”,被董事會斥為“邵月如身為局長,荒唐至于如此,殊堪詫恨”。[38]僅過一月,四月四日的特別會議上,又發生“遇順座艙陳泳韶短少客腳,久不繳納,屢催不應”的事情,而“據滬局長聲稱,該座艙因債被押捕房,無以追究。似此情形,公議只能撤差示懲”。[39]1926年,甚至出現最占優勝的招商局長沙碼頭“乃竟行棄置,任令租人辟作雞場,殊屬可惜”的怪事。[40]
也因此,招商局在以商辦形式經辦了30多年后,種種弊端累積及逐漸擴大,使得其經營管理越來越弊病叢生,在缺乏有效監督和權力把持控制在少數人手中的情況下,謀取私利和損公肥私的現象必然增多,結果徒有商辦之名而無商辦之實,就如一只四處漏水的船舶,不僅難以堵漏,無法經歷風浪,而且隨時有可能解體傾覆。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派去接辦招商局的趙鐵橋在接待國聞通訊社訪問時認為:“招商局之叢垢積弊,由于少數人盤踞把持。而組織之不良,尤便于盤踞把持者之利用。董事兼科長制,尤為人所詬病。局中人亦自言之,欲加整理,必從改組入手。”又指出招商局的弊端,主要由于董事“多由勛舊及世襲而來,雖有選舉形式,悉為少數人把持,并無股東真意表現。此輩徒掛虛名,從不按時到局辦事,宴居私室,不負責任。又以董事兼科長,其上更無督責之人,他人又不能代復統率辦事之責,以致局事敗壞至此”[41]。趙鐵橋的說法,某種程度上指出了招商局弊端的根源所在,是有一定道理的。
招商局商辦后出現的諸種弊端,直接證明了一個事實:企業的任何經辦體制,如無嚴格的制度設計和有效的監督,都不能保證不出現腐敗和經辦一定成功。有商辦外貌卻無商辦實質的招商局,逃脫不了經營腐敗、弊端百出的局面,未能及時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極好發展時機,在軍閥混戰時終于難以維持而落得被接管的結局。招商局商辦期間的經辦歷史,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一個企業如果不能真正在制度和管理上進行創新,是無法獲得持久和真正的發展的。
朱蔭貴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社會科學家證書,并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研究領域為中日現代化比較,中國近代證券市場,近代中國金融史、企業史、輪船航運史等。發表論文100多篇,著有著作多部,主持國家級課題多項。研究成果獲教育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
[1] 徐學禹:《國營招商局之成長與發展》,國營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國營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紀念刊》,國營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1947,第6頁。
[2] 陳玉慶整理《國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第79頁。
[3] “民國三年甲寅(西歷一九一四年)招商局第四十三年”,《報告書》,第490~491頁。
[4] 《招商局第48年帳略》,《報告書》,第508頁。
[5] 《招商局第55年帳略》,《報告書》,第535頁。
[6] 《趙總辦報告局況通電》,《招商局文電摘要》,上海市圖書館藏,第91頁。
[7] 上引均見《招商局文電摘要》,第3~5頁。
[8]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現代書局,1933,第52~53頁。
[9]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136頁。
[10] 《報告書》,第638~639頁。
[11]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序言”第1~2頁。
[12] 《報告書》,第111頁。
[13]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序言”,第2頁。
[14] “招商局三大案”系指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清查整頓時發現的招商局漢口分局、天津分局和積余產業公司的貪污舞弊案。
[15] 據《招商局三大案》“序言”中所說,李孤帆是1927年成立“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時的常務委員和秘書主任,參與清查招商局一切賬目,作成《國民政府清查招商局委員會報告書》上下二冊。1927年11月,交通部在上海成立招商局監督處,由交通部部長王伯群兼任監督,趙鐵橋任總辦,李孤帆受命為監督處秘書兼設計科科長。1928年2月招商局改組,趙鐵橋兼任總管理處總辦,李孤帆為總管理處赴外稽核。1928年4月,李孤帆先后赴漢口、天津等地查賬,發現重大弊案,而作成《招商局三大案》一書。
[16]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7頁。
[17] 上引均見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7~8頁。
[18]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10~11頁。
[19]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12頁。
[20]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17頁。
[21]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18頁。
[22]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20頁。
[23] 上引內容均見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20頁。
[24]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22~23頁。
[25]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23頁。
[26]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30頁。
[27] 李孤帆:《招商局三大案》,第30~31頁。
[28] 《報告書》,第82頁。
[29] 《整理招商局業務意見書》,見李國杰《商辦輪船招商局董事會重要文件錄》,上海市圖書館藏,第86頁。
[30] 《整理招商局業務意見書》,見李國杰《商辦輪船招商局董事會重要文件錄》,第89頁。
[31] 《報告書》,第100~101頁。
[32] 《報告書》,第82頁。
[33] 《董事會議事錄·1926年4月12日第十四次常會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7。
[34] 《董事會議事錄·1925年十二月九日特別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7。
[35] 《董事會議事錄·1925年十二月三十日常會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7。
[36] 《董事會議事錄·1925年三月十三日特別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7。
[37] 《董事會議事錄·1918年六月二十日第一百二十二次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3。
[38] 《董事會議事錄·1924年三月五日特別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6。
[39] 《董事會議事錄·1924年四月四日特別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6。
[40] 《董事會議事錄·1926年五月十二日第十六次常會會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招商局檔案,檔案號:468(2)/307。
[41] 《趙鐵橋之招商局改組談》,《申報》1928年2月12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