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族教育發展報告(2015~2018)·現實與前瞻:民族地區雙語教育研究
- 蘇德等
- 1128字
- 2019-10-12 19:19:38
一 基本情況
(一)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由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滿、回、朝鮮等55個民族組成的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區。現轄9市3盟,102個旗縣(市、區)。其中有邊境旗市19個、少數民族自治旗3個;牧區旗市33個、半牧區旗縣21個;有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旗縣31個,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旗縣26個。全區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內與八個省份毗鄰,外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4221公里。現有總人口2489.85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50.2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18.0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121.95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4.90%;少數民族人口共為505.56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20.30%。全區各個旗縣(市、區)均有蒙古族居住,其中有48個旗縣(市、區)蒙古族人口較為集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任務,強調五大基地、兩個屏障、一個橋頭堡和延邊開發開放經濟帶建設,特別是2014年又提出了利用三年時間實現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對教育工作、人才培養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內蒙古自治區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
據2016/2017學年初統計,全區現有獨立設置的民族中小學校502所,在校學生36.3991萬人,分別占全區中小學校總數2823所和在校學生總數248.6274萬人的17.78%和14.64%。其中實行蒙漢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小學校450所,在校學生21.66萬人,分別占全區中小學校總數和在校學生總數的15.94%、8.71%。全區現有獨立設置的民族幼兒園416所,在園幼兒8.2975萬人,分別占全區幼兒園總數3672所和在園幼兒總數60.7529萬人的11.33%、13.66%。其中實行蒙漢雙語教學的民族幼兒園389所,在園幼兒5.3579萬人,分別占全區幼兒園總數和在園幼兒總數的10.59%、8.82%。全區現有普通高校53所,其中24所開設了104個蒙漢雙語授課專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在讀學生3.3452萬人,占全區在校大學生總數43.6699萬人的7.66%。
全區現有蒙古族在校中小學生生64.8033萬人,其中接受蒙漢雙語教學的學生占蒙古族在校學生總數的33.42%。現有蒙古族在園幼兒14.1027萬人,其中接受蒙漢雙語教學的幼兒占蒙古族在園幼兒總數的37.99%。現有蒙古族在校大學生9.8587萬人,其中接受蒙古語授課專業教育和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大學生占蒙古族在校大學生總數的33.93%.
全區中小學現有少數民族專任教師5.8420萬人,占全區中小學專任教師總數19.9412萬人的29.30%。其中使用蒙漢雙語教學的專任教師2.2012萬人,占全區中小學專任教師總數的11.04%。幼兒園現有少數民族專任教師1.0407萬人,占全區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3.9633萬人的26.26%。其中使用蒙漢雙語教學的0.4209萬人,占全區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的10.62%。普通高校現有少數民族專任教師0.8065萬人,占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總數2.5935萬人的31.10%。其中使用蒙漢雙語教學的0.1801萬人,占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總數的6.94%。蒙漢雙語教學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和普通高校少數民族專任教師職稱結構情況均處于全區平均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