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裝修陽凌苑
- 宋朝玩主
- 江橫孤舟
- 2221字
- 2020-06-18 11:48:00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燒制玻璃,除了除雜配料,關鍵所在就是爐溫。
石英砂,也就是淘洗干凈的沙子,再用天然磁石反復吸附,盡可能去除其中的鐵元素,再配上助熔劑石灰石粉,即可完成配料。
剩下的便是反復試驗,用簡易的小型反射爐,在一次性簡易坩堝中,熔融、攪動這些配料,便可得到軟軟的玻璃團。
張涯只給出技術路徑,以及試驗所需的配料。
其它具體工作,均有高鐵慶等幾位燒瓷匠,一遍一遍試燒獲得經驗,包括建造更好的反射爐。
完成紅釉地磚燒制工作后,燒瓷匠們便開始試制玻璃。
同時,亦進行骨瓷試燒。然則,無法精確控制溫度,匠人們也沒啥經驗,前后試驗了九爐,一件骨瓷制品也沒燒制成功。
錢財的耗費,張涯倒是能支撐,累積十幾次、乃至幾十次的經驗,骨瓷總能燒制出來。不過,時間上來不及,裝修陽凌苑勢在必行,不能再推遲了。
張涯便將骨瓷暫且舍棄,所有匠人均投入玻璃試制。
經過數輪試燒,終于弄出了成品。他看看這塊玻璃,通體透明、只有一點點綠色,心中頓時極其高興。
“諸位辛苦了!玻璃燒制,酷熱難耐。”
他輕輕拱手相謝,徐徐吩咐道,“鐵慶叔!你們可以制作標準玻璃板了。不過,要繼續完善燒制流程,提高成品率……”
“小郎君!這個……它比玉石還通透,燒制也很不容易,咱們只制作玻璃板,是不賺錢的。”高鐵慶說著話,神色依舊很激動。
張涯淡淡一笑,說道:“此時莫言賺錢,以后有大把機會。”
人們為啥賺錢,不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當然了也有另類之人,人家追求的是成就感。
但張涯只是平常人。
費勁巴拉的搞出玻璃,并非要賺多少錢,而是為了玻璃窗、玻璃油燈等等,讓房間、夜空明亮起來。
沒有金剛石玻璃刻刀,他只能制作標準玻璃板。在新宅營造之時,他就有了通篇考慮,根據預留的窗戶空間,選擇四十厘米見方的尺寸。
南北向的主房,南側的主采光窗,每扇需要十六塊;門邊窗,以及北側的面積稍小,規格和偏置的廚房、浴室相等,每扇需要八塊。
綜合下來,這個工程量相當大,時間也相對緊迫,采用手工、實驗室的制法,更需要提升成品率。
為此,張涯吩咐鐵冶房,制作了一套專用的簡易平板鋪展模具。模具凹槽長六十厘米、寬四十厘米,成型深度六毫米,通體用失蠟法精鑄。
使用之時,工匠們推動黃銅所制的滾輪,快速碾壓膠體狀的玻璃熔融液,通過滾軸導軌控制尺寸精度,達到最終的成型厚度。
其后,趁玻璃依舊柔軟時,裁剪出標準尺寸。
這樣以來,效率便大大提升。除了熔爐熱浪襲身、工作環境惡劣,制出的玻璃平整度稍有不足,其它的倒沒啥技術難度。
況且玻璃是混合體,如此裁掉的邊角料,乃至未完全熔融的廢料,都能重新投入熔爐,再次煉制成玻璃液。
綜合下來,制作成本并不很高。
張涯帶著高鐵慶等匠人,打通玻璃板整個生產流程后,時間也到了處暑。隸屬州府的好手藝泥瓦匠,依約按時前來九陵塬。
然則,出乎張涯的意料,陳吉海也隨隊而來。
寒暄見禮后,陳吉海挑眉笑道:“遠之賢弟!裝修陽凌苑房屋,必有精到之處。愚兄厚顏再次前來,還望不吝賜教。”
“海兄!又見外了,無需如此……你于百忙之中,抽空前來鄙處,室內裝修之事,可否仰仗一二?”張涯口中客套著,心中卻嘆息不已。
陳吉海笑道:“愚兄無甚本領,敲敲邊鼓即可。”
……
人之追求都千萬種。
陳吉海對新技術很癡迷,聞到腥味就來了。張涯心中很清楚,此人前來九陵塬,就是沖著地磚等物來的。
至于涉嫌逾制的紅釉地磚,只要鋪設到地面上,就不可能傳不出去。藏不住之時,不如就大大方方的展露。
反正,張涯對此帶來的新情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應對措施。
當然了,對于鋪設瓷磚,這些泥瓦匠都是新手,當需循序漸進獲得經驗,張涯讓他們先鋪設廚房、糧倉的青瓷地磚。
負責劃線、確定位置的墨斗,打實叩平瓷磚的包獸皮木錘,等等工具到位后,最后拆封薄木板包裝的青白瓷片。
見到這等瓷片,陳吉海頓時皺起眉頭,驚異道:“遠之賢弟!你這……用青白瓷鋪地,過于奢侈矣,恐有人惡語賢弟。”
“海兄!莫要擔心。”
張涯神色依舊,徐徐說道,“你有所不知。此等青白瓷磚,只有一面掛釉,且形狀極其簡單,用模具制作起來,最終成本并不高。”
“成本不高!莫要誑我?”陳吉海甚是懷疑。
“何須欺騙海兄,與我無甚好處。”
張涯淡淡笑道,隨手拉過高鐵慶,“鐵慶叔!切莫拘謹。給陳朝請說道說道,此等瓷磚單價多少?”
“這個……每片地磚需八十四錢,至于墻磚只需三十六錢。”高鐵慶緊張的搓著手,稍微猶豫才報出價格。
物流體系簡陋的年代。
瓷片相當沉重,此價格大半都是運費。若是九陵塬附近有瓷土,能夠起窯自燒的話,這個成本將會更低。
心中核算下來,陳吉海急促出聲:“賢弟呀!不算鋪設內墻磚,主樓每屋就需六貫足,這還不算奢侈?”
“海兄!你只計算了鋪設費用,并未考慮使用成本。”
張涯神色如常,徐徐解說道,“其他人家多用打蠟木板鋪地,這種形制只有十幾年壽命。用瓷磚鋪地,除非遭遇山崩地動,當可使用百年……”
“罷了!如此核算成本,便是極其低廉。”
陳吉海搖搖頭,似笑非笑道,“賢弟有點石成金之技,愚兄便陪你瘋上一把。接下來,如何制備水泥砂漿,又如何鋪就瓷磚?”
張涯淡淡一笑,說起鋪設瓷磚的細節,并最后強調道:“海兄!這其中并未有大多技巧,只需小心謹慎,將瓷磚對齊、打平便可。”
十位手藝高超的工匠主鋪設瓷磚,張涯再調用郭石柱手下幾人,負責搗制水泥、大沙供下作。
從生疏到熟練,鋪就效率提升很快。
十余日后,需求青白瓷磚的房間,便鋪就完畢。馬上又是秋收季節,時間不等人,張涯毫不猶豫,便將紅釉瓷磚搬進主樓三層。
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見到此物,陳吉海驚訝非常,神態都有些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