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合作共贏
書名: 宋朝玩主作者名: 江橫孤舟本章字數: 2204字更新時間: 2020-04-06 10:38:00
介紹認識,客套完畢。
秦翌笑著言道:“賢弟!灰石粉以備充足,單人日均可制兩……不,是八十公斤!可否進行燒制?”
“人均百公斤!日總產多少?”張涯問道。
“刨去采碎石、運輸等員,有兩百八十人制粉,日產達二十二噸。若照賢弟之籌劃,應能開燒兩窯……”
和沾沾自喜的秦翌不同,張涯不由地皺起眉頭。
略加思索,他徐徐笑道:“秦少監,莫著急!磨刀不誤砍柴工,讓在下參觀整個工坊,看能否增大產量?”
畢竟沒有通關整個規模生產流程,他只能粗略估算水泥的成本。
秦翌等人指揮下的展開模式,苦力們雖沒有薪水,但監工們有工錢,還要加上各種工具的耗損。
且不論其它,四百二十余人的苦力隊伍,糧、菜、鹽等必需品,日需至少十五貫錢,才能保證充沛體力。
這只是頭道工序,隨后的配比、燒制、磨粉……大致核算下來,每噸水泥生產成本,可達兩千兩百錢!
規劃中的大宅院,若用最優防御方案,預計用三百噸水泥。
就此成本而言,不算運輸人力費用,業已高達六百六十貫……想及如此,張涯就肝疼的厲害!
他積攢的這點家業,真扛不住如此禍禍!想在這方面節省點預算,只能貢獻出腦細胞,幫助工坊提升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何況,張涯本來就有這種打算,誰特么嫌棄原材料低廉!
裝模作樣的觀摩了工坊,指著人力版的石舂,他徐徐說道:“秦少監!石舂單腿蹬動長竿,擊打效果不佳啊,不如改為雙腿用力?”
其實,這種石舂中間有支木,采用了杠桿原理,勞動者單腿踩下木桿,提升另端的沖錘,松開腿腳后,沖錘重力下落,擊打小石塊,使其更加粉碎。
比起用鐵錘敲擊、外加牛拉石磨,已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絕對是這時代技術人員的杰作。
“這個……賢弟!莫說笑了。”
秦翌眉頭微翹,覺得張涯有些膨脹。“雙腿用力,如何站穩?此等石舂產能極好,乃是京城大匠所制!”
“是呀!雙腿均用,怎么站立?”
“此法真是聞所未聞!”
圍過來的京城匠人們,無法信任張涯,紛紛議論起來。
無需譏諷,無需嘲弄,張涯神色依舊。
請拍王大林手臂,他微笑說道:“大林叔!該你上場了。給秦少監、陳朝請等大官人,演示雙腿蹬動的機關吧……”
時代局限,沒有機器當動力源,就算耕牛、畜力也不足,畢竟工坊的規模不小,若是都采用畜力提升,就會和農耕產生沖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涯只能在杠桿石舂上改進。
勞動者采用斜坐姿,通過木制定滑輪,改變拉索方向,讓雙腿都來做功,亦可提升人員耐力。
若沖錘行程不變,重量可加倍,擊打頻率也可提升;若沖錘不變、杠桿截短,行程加倍,沖擊動能更為強大。
張涯不知哪種方案的效率更高。畢竟木制機械久遠,他無法獲得基礎數據,精確計算也無從談起。
需要從實踐中,證實那個為好。
裝置很簡單,都是木制件,重量也較輕。否則的話,張涯三人、三馬,也不容易運輸而來。
其外形就是靠背椅的變形體,中間有改變繩索方向的木滑輪,還有定位雙腿蹬踩的定位框……
王大林剛組裝到一半,陳吉海便瞧明白了。
“嗬嗬!宣奉郎,你這是有備而來啊!”
未幾,他贊嘆道,“此物甚是精奇,吾等故步自封,遠不及賢弟。郎君雖年幼,然才思敏捷,今生能遇,當浮一大白!”
“好厲害的機關,定能增大沖錘重量!”
“不不不!可截短木桿,增加高度,讓極大力道翻倍。”
……
京城匠人中的木匠,更是看出了門道,一時間嘖嘖稱奇。
然而,其中一位青年木匠,卻束手彎腰、凝神注視,仿佛在思考著什么。此人如此神態,張涯不由地多看了幾眼。
規模生產的裝置都是標準件,雖說此等部件標準不高。
無法臨時增加沖錘重量,只能截短杠桿試用,看能否提升效率。
一天工作下來,包括秦翌在內,所有人不淡定了。
“雙人一組,四百公斤,提升兩倍半……”
看著測量的結果,秦翌極為興奮起來,“賢弟大才、大才啊!有此裝置加持,工坊如虎添翼。此番不可再奪賢弟之思,吾等必出錢而購之。”
“少監所言極是!此物大利工坊,可降耗損三成!”
早已重新核算成本,陳吉海提前堵住張涯,“宣奉郎,莫要推卻了,否則吾等有何臉面?”
人都是要聲望的,特別是官僚們。白拿張涯的水泥配方,已經背上了包袱,豈可得隴望蜀、變本加厲。
進退得失需有度。
張涯假裝激動,抱拳笑道:“少監、朝請之美,在下豈敢推卻。多謝、多謝了!不如,折合水泥成品如何?”
“以水泥頂替……賢弟此言大善!”
秦翌頻頻點頭,即刻拍板道,“運錢亦有耗費,吾等均可節省。且罷!工坊出四百噸成品,以計郎君贈技之用!陳朝請,如此可否?”
工坊乃政府投資,成品所有權也是官府。如此贈與張涯,必有合理出處,更需多名官員認可,否則麻煩多多。
陳吉海心領神會,出言背書道:“四百噸,比之獲利,不為多哉……少監可一言決之,吾等鼎力支持,遵從此議!”
……
張涯免費提供水泥配方,是為了方便購置成品。接下來,改進生產工具,是為了降低采購成本。
獲得四百噸贈品,就是意外之獲。亦算是技術轉讓費,官府獲得很多利潤之時,他能分得一杯羹,很好的合作共贏。
此時若再推卻,便是謙虛過度。
張涯再次致謝,心中極其美哉。
剛要吩咐梁明實試燒幾窯,他的眼神余光看見,剛才默默沉思的京城青年木匠,身體前傾好像欲說些什么。
張涯心中微動,走到此人面前,和煦問道:“小哥你好,怎么稱呼?若有話講,當以明說。”
“小郎君!這個……小的趙樹起,是有點,有點。”貌似有些懼怕張涯,趙樹起磕磕絆絆說道。
張涯鼓勵道:“趙小哥,莫拘謹!但講無妨。”
“啊!這……小的想,想此奇妙機關,不要木桿起伏,能省點力氣……多加兩只滑輪,就能完成錘擊。”
讓一匠人發話,秦翌等人有些不悅。
“爾等匠人,莫要胡言。”
“好了,好了!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