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厘米
- 潘慧
- 938字
- 2019-09-12 19:16:22
自序1 為孩子做好身高管理,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我是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在矮小??崎T診已經坐診25年,治療了10余萬矮小患兒。
在矮小專科門診坐診時,我常常從下午2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幾乎不間斷地接待病人。在這期間,遇到最多的就是家長帶著上小學或者上中學的孩子來找我,憂心忡忡地問:“潘大夫,我們家的孩子個子矮,在班里的座位越來越靠前,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讓孩子再長高一些呢?”
有的家長甚至一進門,就撲通一聲跪下了,聲淚俱下地問我:“潘大夫,您能不能幫幫我的孩子?”
如果孩子骨齡比較小,其實還有很多辦法可以進行干預,能讓孩子健康且快速地達到比較理想的身高。但是,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就診時,孩子的骨骺已經閉合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想幫孩子長高也無能為力了。每當這個時候,作為醫生的我會感到非常無奈、非常痛苦,也非常心酸。
在20多年里,我遇到了太多類似的例子。
比如,我的診室來過一個14歲的小姑娘,剛上高一,夢想是考上舞蹈學院,但測量身高之后,發現只有152厘米。大部分舞蹈學院的入學條件比較嚴格,對身高的硬性要求一般是165厘米以上。所以,趁著暑假,家長就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希望我能幫忙想想辦法,讓孩子再長高十幾厘米。
我給她做完了相應的檢查之后發現,她的骨齡已經接近成人骨齡了。這意味著她的骨骺已經接近完全閉合,想再長高,也沒有生物學基礎了。
我只能遺憾地告訴孩子父母:“如果孩子早點兒進行身高管理,是完全能夠長到165厘米的。但是她的骨骺已經接近閉合,不可能再長高了。”
這個小姑娘從小到大學習舞蹈,本身也很有天賦,但最終只能與夢想擦肩而過。
這樣的例子看起來很殘酷,在矮小??崎T診,我一天最多的時候可以遇到8~10個類似的病例。尤其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到門診,看看孩子能不能再長高一點兒。因為非常多的特殊行業,以及高等院校的特殊專業,對于身高有著嚴苛的要求。但是拍了骨齡片一看,大部分孩子在這個時候骨骺都已經閉合了,沒有辦法再長高。
于是,那些從軍夢、舞蹈夢、主持夢、演藝夢可能就此破滅。
然而,讓我非常著急的是,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根本沒有對小孩進行身高管理的意識。這樣的遺憾,在我的門診頻繁地上演著。
在孩子的身高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存在著巨大的誤區,在此我只舉幾個最常見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父母覺得,自己個子高,孩子肯定矮不了。
現在很多人覺得,大家生活富足了,營養也都能跟得上了,那么孩子肯定會比父母個子更高,毋庸置疑。
但是,在我多年接觸的案例中,也有很多情況剛好相反——父母個子高,孩子并沒有達到理想身高,甚至很多孩子比父母矮。
我曾經遇到一個病例,父母都不矮,父親身高在170厘米以上,母親也達到了160厘米,兩人都不矮,但他們的女兒在14歲的時候,只有153厘米。拍了骨齡片之后,發現孩子的骨骺已經閉合了,也就是說,孩子的最終身高遠遠低于父母的。
這樣的情況其實非常多,由于父母對孩子身高管理的不重視,中國超過一半的兒童,連遺傳身高都沒有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