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覺得餓?:來自哈佛醫學院教授的科學飲食法
- (美)大衛·路德維希
- 621字
- 2019-09-12 10:58:24
越吃越瘦
許多人將“節食”和痛苦聯系在一起,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多數節食計劃,需要當下做出極大的犧牲(限制飲食、忍受饑餓),來換取遙遠未來那一點點看不見的好處(變瘦、不得糖尿病)。這樣節食注定會失敗。可能我們懷著最好的意愿開始節食,但如果付出得不到回報,很快我們就會屈服于對食物的渴望。這是人性使然。
第二部分“總覺得餓”的解決方案,旨在讓新陳代謝站在你這邊,讓你通過最少的付出,換得最大的益處。在飲食能夠支持身體的新陳代謝時,它帶來的益處是立竿見影的。甚至體重還沒有減掉時,你就已經感覺不那么餓了,對食物的渴望也減弱了,飽足感的持續時間更長,體力更好,情緒也更穩定,就好像自行車的變速器終于調對了一樣。突然之間,腳蹬得省力了,速度卻快多了。如此,體重在減輕,生活樂趣卻在增加。
你可能會懷疑怎么會有人享受減肥餐。不就是因為我們追求大快朵頤的快感,無法拒絕美食,才造成這些問題嗎?那如果過量飲食不那么令人快樂,我們又為什么會這么做呢?
不用說,為了一點快感當下什么都做,卻付出了以后長期痛苦的代價。這就是上癮的特性。對許多人而言,吃東西就是在餓得發慌和撐得難受之間來回搖擺。在這趟過山車上,精加工食物也許能給我們幾分鐘的快感,但是很快又會因其對我們身心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們急墜而下。幸運的是,和許多典型的成癮不同,我們可以很快擺脫這個惡性循環,提升整體的愉悅感,即使在我們減肥的時候也可以。當我們飽餐了美味的食物之后,就沒有空間留給其他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