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性能的保障理論與方法
- 趙元立等
- 1318字
- 2019-09-23 11:06:44
2.7 確定保障方法
2.7.1 簡介
完成了產品保障替代方案的分析之后,產品保障管理集成產品小組就可為項目經理推薦,將選定的產品保障替代方案用于制訂合理的基于性能的保障協議。本步驟包含對有助于項目經理產品保障替代方案選擇的產品保障管理集成產品小組行動的概括描述。
2.7.2 過程
一旦產品保障管理集成產品小組進入本階段,就表明其已準確地分析了所有重要的產品保障因素。集成產品小組完成了對產品保障需求的評估,并形成了與滿足上述需求相關的后續工作安排。上述需求已被分解,并合理地(在系統級別以下)分配至子系統或組件層級。性能成果與成本目標量化為各項指標,為后續分析提供保障的閾值也已確定。對政府和商業供應商的相關指標也已在規定的產品保障性能范圍內完成評估。

集成產品小組使用上述信息制訂了獨特的產品保障替代方案。之后,考慮到開展分析所需的項目資源有限,這些替代方案將在合適的層級進行分析,以確保為基于事實的決策提供保障。分析采用了一種結構合理的方法,該方法可根據相關的成本、效益和風險對比各項替代方案。目前,分析的結果(效用值)已成為向項目經理推薦特定產品保障策略的依據。上述效用值是一種有用的決策保障工具,但其僅是批判性思考過程的其中一環。該過程可通過推薦的替代方案為產品保障經理集成產品小組的工作提供指導。
一旦選定替代方案,產品保障管理集成產品小組就處于通過壽命周期保障計劃擴展策略和制訂合適的基于性能的保障協議的有利位置。集成產品小組在替代方案分析過程中所做的批判性思考得出了可用于制訂合適的基于性能的保障協議的各項信息,其中包括:
(1)協議工作說明的工作范圍(產品組件和保障要素);
(2)性能規范指標和獎勵措施;
(3)根據風險選擇合適的合同類型。
所選定的產品保障替代方案包含與實際和成本階段相關的信息。產品保障經理應利用上述信息與軍種資源贊助商協商資金需求。資金需求應使用分析的結果進行驗證,這就包括對產品保障要素持續保障性能的敏感性進行評估,該評估可以讓產品保障經理清楚地了解資金需求與戰備完好性的相關性。
2.7.3 結論
在本步驟完成時,應完成相關分析工作,且項目管理辦公室已選定唯一的替代方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據選定的產品保障替代方案指定產品保障集成商和產品保障供應商。
2.7.4 通用子系統使用案例
通用子系統小組已完成本步驟的工作,項目經理也已選定外場可更換部件級基于性能的保障協議(替代方案2)。對比實際為“按現狀”交易協議的替代方案1,替代方案2和替代方案3都更具有吸引力。替代方案2和替代方案3的權衡表明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極小。相對來說,替代方案2的裝備可用性、可靠性和長期可管理性更高,但預期風險更低;而替代方案3中系統剩余使用壽命的成本更低。因此,通用子系統小組得出結論:替代方案2可為政府帶來最大價值。
預期改進措施的關鍵驅動因子包括:
(1)將外場可更換部件的可用性責任和風險從政府轉移至產品保障供應商;
(2)修理啟動過程更為簡單(減少管理程序);
(3)改進了發運/運輸網絡;
(4)合作關系的應用增多,并改進了需求信號發送過程。
在表2-21中,通用子系統小組制訂了風險緩解計劃,該計劃可用于應對在外場可更換部件級基于性能的保障實施過程中確定的風險。
表2-21 通用子系統風險緩解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