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智慧政務的研究現狀和理論框架

2.4.1 智慧政務研究的進展情況

現有研究從基本概念理論、技術應用實踐、績效評價影響等方面,為后續工作提供了較好的研究基礎。然而,智慧政務建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智慧政務管理也成為一個越來越復雜和重要的問題。隨著智慧政務實踐工作的迅速開展,進一步加強相關研究的必要性也日漸突出。由于智慧政務是非常新興的概念,未來如下幾個方面的研究有待實現進一步的突破:

(1)智慧政務用戶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一致性研究。現有研究成果雖涉及智慧政府建設的多方面內容,但卻忽略了對各類用戶對象群體和政府服務范式的關注,沒有建立與用戶需求和政府服務供給相對應的綜合分析體系;未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研究影響智慧政府建設成效的主要因素;更未從服務范式的層面揭示與智慧政府公共服務相關的服務主體、服務對象等因素如何才能有效協同發揮作用。這導致長期以來電子政務的應用效果沒有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智慧政務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的建設原則,需要對這一問題更加重視。

(2)新興信息技術在智慧政務創新應用方面的研究。新興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及其在電子政務領域的廣泛應用正深刻改變著各類社會主體,以及政府的運作方式和創新模式。智慧政府建設將呈現出移動性(如泛在互聯、移動政務)、社會性(如社交媒體、社會服務)、虛擬性(如虛擬體驗、賽博空間)、個性化(如精準服務、推薦服務)的新特征[8]。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術進步和政府信息化應用創新兩者交錯融合、螺旋式演化、發展到更高級實踐階段的必然結果,政府如何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新興的服務形態,將是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研究趨勢。

(3)智慧政務對保障國家信息安全與用戶隱私方面的研究。在過去的數年中,新興信息技術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不斷滲透和推陳出新,新型應用模式持續拓展著人類創造和利用信息的范圍和形式。然而,在新興信息技術對現代社會滲透已經達到無孔不入的程度的同時,政府作為現代社會運行中的重要參與主體,勢必也將面臨新興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而深遠的沖擊。用戶的個人隱私不同程度泄露事件的發生,也嚴重影響了用戶使用體驗,阻礙了相關服務的快速普及和發展。因此,如何避免智慧政務建設對國家安全產生的不利影響,如何有效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不被侵害,將受到各類研究學者更大程度的關注。

綜上所述,雖然現有研究成果涉及多方面內容,但是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來看,發現和詮釋智慧政務的運行規律,解決建設中最具基礎性、開拓性的科學問題,構建完善的理論方法體系,對于相關研究領域的進步,以及推進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不斷完善智慧政務的公共服務和管理范式,是新興信息技術變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新興技術的支持下,智慧政務相關研究不再是一項局部、暫時、靜態的任務,而是隨著新興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為一項全面、持續、動態、內涵不斷發展變化的研究工作。

2.4.2 本書主要研究的問題和內容

智慧政務相關研究將成為一項全面、持續、動態、內涵不斷發展變化的工作。智慧政務受到信息生態系統的影響,這些系統以政府、企業和公眾為服務對象,相互之間是一種多層次的結構。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必然和社會環境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所以,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可以定義為開放的復雜系統[34]。按照系統論的思想,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是有機動態系統,要研究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問題,需要構建科學、嚴謹并具有普適意義的理論模型。本書試圖解決以下問題:

1.探索智慧政務信息生態系統的關鍵影響因素

在研究過程中,本書試圖論證構成智慧政務信息生態系統的元素有哪些,這些信息生態要素對政府、企業和個人等行為主體所產生的作用。在運用多元回歸方程檢驗元素和各主體行為能力相關變量與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關系后,為進一步檢驗這些元素是直接作用于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還是通過政府、企業、個人等行為主體能力的提升間接發揮作用,本書將釆用可以解釋信息系統研究中許多問題的結構方程模型(SEM)予以檢驗[71] [72]。SEM的重要功能就是能通過已觀測變量和已測量變量來發現并證明一些不明晰變量(潛在變量或隱性變量)之間的關系,SEM還可以為多維預測值及標準變量建立聯系[73]。通過為每個元素設定具體的測量項目,確立智慧政務衡量量表,實證探討智慧政務構成元素的衡量維度[74]。因此,首先要分析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元素及其關系。

2.研究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內在運行機制規律

在建立智慧政務信息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基礎上,分析各構成元素變量的運行機制,剖析運行機制的內在邏輯規律,明確變量之間通過何種路徑影響智慧政務的建設發展水平,并據此為基礎,開展智慧政務優化的策略研究。根據上述分析,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元素分析需要把復雜問題分解、簡化,又要把分解的各個部分進行有效綜合。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這些元素既可以直接影響智慧政務的發展,又可以通過政府機構、企業單位、個人用戶等行為主體而發揮作用,從而間接影響智慧政務的發展[75]。按照影響元素一方面直接作用于智慧政務的協同發展,同時通過政府、企業、個人間接影響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思路,將檢驗以智慧政務驅動力元素、壓力元素、狀態元素、影響元素、響應元素、政府建設能力、企業支撐能力、個人應用能力為解釋變量,智慧政務應用效果為被解釋變量的結構方程模型。在此基礎上,構造因果關系路徑圖及開展模型的估計,為構建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系統動力學模型提供基礎支撐,具體如圖2-3所示。

圖2-3 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關系模型

3.提出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優化策略建議

本書基于DPSIR理論建立智慧政務的協同發展模型,基于DPSIR的理論模型有助于簡化這一過程,通過該模型可以假設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因素。智慧政務相關政策的出臺應具備促進其協同發展的目標,通過厘清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內在構成因素,以及研究智慧政務的運行機制,在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基礎上,將其作為仿真實驗的平臺設計策略情景,對智慧政務的策略進行情景分析,以達到促進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目的。

本書擬通過系統動力學和實證研究方法達到如下目標:探尋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的關鍵影響因素;對智慧政務的運行機制規律進行系統動力學建模分析;通過對政策情景的仿真模擬提出促進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策略建議。

2.4.3 智慧政務研究的理論分析框架

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是復雜的動態系統,涉及諸多信息生態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因此,該研究遵循從定性到定量、循序漸進的研究路線,具體研究技術路線如圖2-4所示。

圖2-4 智慧政務信息生態協同演化機制研究技術路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浙江省| 延川县| 宿州市| 泰宁县| 武平县| 安新县| 文昌市| 醴陵市| 平凉市| 长葛市| 惠安县| 买车| 凯里市| 乐昌市| 福鼎市| 堆龙德庆县| 潍坊市| 无极县| 安化县| 朝阳市| 崇信县| 衡水市| 吉水县| 年辖:市辖区| 涟源市| 察雅县| 陵水| 吴桥县| 宿迁市| 左云县| 厦门市| 南漳县| 阳春市| 堆龙德庆县| 子长县| 会泽县| 六盘水市| 鹤壁市| 曲阜市|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