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量化交易的先驅們

本節主要介紹開拓量化交易這個領域的先驅們的人生經歷,他們分別是最早使用量化投資方法的朱爾斯·雷格納特、專業賭徒出身并且最早運用可轉債套利的愛德華·索普、盈透證券創始人托馬斯·彼得菲、大獎章基金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

1.2.1 朱爾斯·雷格納特

從現存資料看,最早采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和發現股票價格漲跌規律的人,既不來自股票和股市交易起源地的荷蘭,也不是將金融實踐發揚光大的英國人,更不是一開始就和金融共生在一起的美國人,而是看起來有些不“靠譜”的法國人。

最早采用量化方法來分析數據變化并從中挖掘市場價格漲跌規律的,是1834年出生于法國貝當的朱爾斯·雷格納特(Jules Regnault)。雷格納特出身貧寒,成年后到巴黎證券交易所成為股票經紀人助理,在跑腿送信的日常工作中耳濡目染著股票漲跌,強烈激發起他探尋規律并贏取股市財富的夢想。雷格納特每天下班后堅持用純手工方法,耐心細致地統計和梳理巴黎證券交易所1825年至1862年的股票、國債價格的數據,他驚奇地發現如果股票或國債的持有周期翻倍,價格偏差將增長1.41倍;如持有周期翻3倍則價格偏差增長1.73倍;翻4倍則增長2倍……由于1.41、1.73和2分別是2、3、4的平方根,這令雷格納特激動異常:“我首次發現了一個未被人表達的數學自然規律,股票價格的差值與所考察的股票持有周期平方根成正比。”

雷格納特發現了債券的錯誤定價,運用類似“統計套利”的方法來交易3%永續國債(面值100法郎,每半年付息1.5法郎且永遠不償付本金),根據該國債價格長期浮動于32.50法郎至86.65法郎之間,計算出其合理價格應為73.4法郎。低于此價他就果斷買進,偏離越遠買進越多;高于此價就果斷賣出,偏離越遠賣出越多。就這樣,雖然也會遭遇短期的縮水和虧損,但持續到1881年,47歲的他實現了“財務自由”。他購買了莊園,雇了車夫、園丁,買了3輛馬車和幾匹好馬,每年都去度假。1894年,雷格納特去世,留下由債券、股票和房產構成的300萬法郎的財富。

隨后出版的《概率計算和股票交易哲學》標志著量化交易的開始。而真正“轟”開量化世界大門的是隨后一批“不務正業”的“學霸”們。

1.2.2 愛德華·索普

愛德華·索普在小時候就對數字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由于家境貧困,索普很早就開始想辦法掙錢。有一次,索普和雜貨店老板打賭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賬單金額,他用大腦,雜貨店老板用計算器,結果愛德華·索普取勝,并獲得了冰激凌蛋卷作為獎品。有時,索普會花五分錢買一盒飲料,再往里面摻些水,按一分錢一盒的價格賣給口渴的工人,這樣每盒飲料可以賺一分錢。

1955年春天,索普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物理系讀研究生時,和同學們討論什么方式能不勞而獲,大家提到了賭博,而討論的最終結果是,賭博永遠賺不到錢。但索普認為如果能從數學角度找到賭博的密碼,那么就一定能戰勝莊家。于是他先用計算機預測輪盤賭會出現的每個數字,但是他發現機器的預測性太差,就放棄了。這時他看到了一篇關于計算二十一點撲克游戲的最佳策略的論文,就去賭場實踐了,結果輸得很慘。

直到他當上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老師之后才研究出二十一點的制勝秘訣,并寫了一篇論文準備介紹他的秘訣。索普打算把這篇論文發表在著名雜志《國家科學院文獻》上。但根據規定,論文必須由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遞交才能發表。當時麻省理工學院的唯一一位研究數學的國家科學院院士就是克勞德·申農。于是,索普給申農的秘書打了電話,預約面見他。兩位量化先驅就這樣相遇了。申農建議他把論文名字確定為《二十一點的制勝秘訣》。

論文發表后,信件如雪片般飛向索普,向他討教二十一點的制勝秘訣,以至于麻省理工學院院方不得不禁止索普對此再發表任何言論。但是索普和申農決定把理論上升到實踐,他們找到幾個出資人資助他們去拉斯維加斯一試身手。

從拉斯維加斯回來之后,索普寫了一本書,即《戰勝賭場》,這本以數學研究為主的書,因為名字而成為暢銷書。通過索普的書,一時間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生意興旺,但是學會索普的下注方法的人依然不多。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已經提醒門衛注意索普這個長相的人出入。索普要像好萊塢電影《決勝21點》的男主角那樣,每次進出賭場都不得不喬裝打扮,轉換說話口音來迷惑賭場門衛。1964年,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家賭場玩到晚上9點時,索普要了杯咖啡。結果喝下去之后,索普發現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搖搖晃晃地從牌桌邊起身回到旅館房間,過了8個小時才恢復正常視力。第二天,索普又來到這家賭場,這次只要了白水,而且每次只喝一小口。“那水味道很怪,好像里面放了一大包發面用的蘇打粉,只用幾滴就能讓我昏睡一整夜。我要是再多喝一點肯定會立刻在牌桌前昏過去。”幕后黑手毫無疑問是恨他入骨的賭場老板。這件事讓索普十分后怕,他決定將自己的目光轉向另一個方向——股市,在他看來,這是另一個賭場。

索普研究的第一個標的是股票權證。這種權證和看漲期權一樣,賦予購買者在未來以某個價格購入股票的權利,主要的交易渠道是做市商,是當時投資客們的最愛。

索普發現,運用大數定律,不能說每一只股票在明天是漲還是跌,但是可以推算股票漲跌一定幅度的概率。也就是說,如果股票的波動率是隨機的,那么它就是可以量化的。這個發現,為量化交易奠定了基調。

而對于那些股票權證而言,通過對波動率的估計,我們就能知道其定價是否失準。比如你買了一份貴州茅臺的權證,它的現價是100元,6個月后需要上漲到120元你才能賺錢,那么你就需要計算在此期間上漲到120元的概率是多少,并基于這個概率來得到這份權證的價格。索普利用隨機游走模型,再加上某只股票比其他股票是否上漲或下跌更大比例的一個變量,就可以估算這份權證到底值多少錢。

索普為此找到了一名叫席恩·卡索夫(Sheen Kassouf)的金融學家一起合作,把市面上所有的股票權證都測了一遍,結果讓他們非常開心,因為在他們的模型下,這些權證的定價基本都是錯誤的。利用這些錯誤的定價,他們賣空高價權證,用股市的相應股票作為對沖,如果股票出人意料地上漲,那么股價的漲幅可以彌補他們在權證上的損失,而公式會告訴他們買入多少股票是正確的。索普的權證定價模型就是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的最早實踐。

這其中還有一段趣聞:麻省理工學院的布萊克(Black)和斯科爾斯(Scholes)花了相當一段時間才整理好論文準備出版。當一切就緒時,布萊克發了一份預印的材料給愛德華·索普,認為他可能會對此感興趣。他在材料后附的信上解釋說他把索普的推理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在一個完美的理性世界,沒有什么比無風險投資更有價值了。避險對沖理論上就是無風險投資,因此應該像國庫券那樣的無風險投資一樣帶來相同的利潤,當然前提是期權的價格定得“準確”。索普迅速地將布萊克和斯科爾斯的公式編輯到計算機中,做出了一個定價表格。他把這個表格和自己做的公式進行了比對,發現除無風險利率的指數因子外,兩者幾乎完全相同。公式很快被命名為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于1973年正式出版。當然,這個名字并沒有顯示出索普曾經為此所做過的努力。“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在乎知名度。”索普說,“因為我不從事經濟學和金融領域的工作。我覺得知名度這個問題并不重要,我更關注的是如何多賺錢。”后來,布萊克、斯科爾斯在1997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索普是一個很大方的人,他曾告訴席恩·卡索夫(Sheen Kassouf)應該把這無風險的對沖體系展示給整個世界。于是《戰勝市場:一個科學的股票市場系統》(Beat the Market:A Scientific Stock Market System)就誕生了,而這本書也成為量化投資領域的開山之作。書中向小規模投資者描述了一種很簡單的權證對沖體系。當時一般的家庭還沒有計算機,只能用圖紙畫出表格來確定標價過高的權證。

索普在考慮未來的走向時,希望對資金進行專業化的管理。索普想要開始一種“市場中立”的投資合作關系,這意味著投資收益獨立于股票市場的波動情況。不管股市表現怎樣,都能有保持很好的業績回報,合作關系也不會受到影響。這種合作關系就是后來大家所熟悉的追求絕對收益的對沖基金。

于是,1969年,索普和萊根成立了普林斯頓—新港公司,意即東西海岸之間的合作。索普和一名員工在加利福尼亞州負責數學問題,他們為東海岸的萊根和其他員工提供交易指導。東海岸的分公司負責打理一些商務上的事情,包括員工的招聘等。索普和萊根將他們這種新型的對沖基金合作關系稱作可兌換對沖基金協會。“可兌換”指的是可兌換債券,這是索普發現的一種新機會。可兌換債券是由債券和權證組成的,當公司股價上升時,可轉債的持有人有權利把手中的債券換成股票。

1970年,標普500下跌了5%,而索普的基金賺了3%,1972年,他的回報率是26%,比標普500高了11.7%。索普的基金成立之后連續11年獲得兩位數的回報。索普當年玩二十一點時,金主們給他的10000美元,到1969年基金成立時已經變成140萬美元,他把這些錢作為基金的啟動資金。到1985年,基金的規模是1.3億美元。似乎沒有什么能阻擋索普賺錢,也沒什么能阻擋他成為華爾街競相模仿的偶像。

1987年爆發了“黑色星期一”這個“27個標準差的事件”,“黑色星期一”成為所有寬客心中的噩夢,是對所有人相信的概率原則的一次挑戰。但是索普如同奇跡一般地在這次股災里毫發無損,1987年他的基金贏利了27%,“黑色星期一”里,他通過后續的反向操作彌補了大跌帶來的虧損,最后只虧了幾百萬美元,就他基金的規模而言,簡直是奇跡。

1.2.3 托馬斯·彼得菲

1944年,二戰期間,托馬斯·彼得菲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家醫院的地下室里。他的童年充滿了饑餓、困苦,經常為了躲債而不得不跟著父母半夜搬家。1965年,他抓住了逃離匈牙利的機會,幾乎身無分文地來到美國紐約,一個基本不懂英語的匈牙利人開始了他在美國華爾街的傳奇淘金之旅。

初到紐約時,彼得菲不會講英語,他在同是匈牙利人房東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在一家工程公司做制圖員的工作。他的公司買了第一臺計算機時,由于當時計算機剛剛普及,公司中沒有人會使用它。對于彼得菲來說,學習電腦語言要比學習英語簡單多了,于是他毛遂自薦地學習編程,不久他便編寫出了一個簡單的勾股定理的算法——利用正弦或余弦函數計算,幫助工程師得出道路的半徑和斜坡。彼得菲幫公司設計出了一套數據庫并得到了每周65美元的薪酬,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程序員。

1967年,彼得菲跳槽到為華爾街客戶建立計算機系統的Aranyi公司。在Aranyi公司期間,彼得菲又編寫了一個可以幫助投資者快速比較不同股票特點和價值的算法交易代碼,在Aranyi公司工作的三年時間,使得彼得菲對金融市場開始了解,并成為當時華爾街為數不多的程序員中的佼佼者。

1969年,彼得菲跳槽到紐約金融市場知名人士亨利·杰里克創辦的莫卡塔公司。在莫卡塔公司里,彼得菲如魚得水,得到了杰里克的賞識,他的編程技術也得到了發揮,在同年創造出華爾街首個所謂的黑盒—— 一個讀取行情數據,經過一系列的算法處理后,產生交易買賣指令的系統。正是通過這個系統,莫卡塔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收益。20世紀70年代初,莫卡塔公司也開始參與期權交易,期權交易最難的是期權定價,當時還沒有Black-Scholes公式可供參考。于是憑著交易員的感覺,杰里克和彼得菲總結出了當時影響期權定價的幾個因素:期權行使價、期權到期日、波動率及無風險利率。彼得菲費盡周折、絞盡腦汁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編寫出來一套運用所有上述參數來定價期權的算法。莫卡塔公司開始使用這個算法來交易期權,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后來他們發現這套方法與一年后發表的期權定價公式——Black-Scholes模型類似。

到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芝加哥交易市場的建立,彼得菲認為這是股票期權市場興起的標志,而且股票期權將是一個更大的交易市場,有更大的利潤空間。1977年,彼得菲積蓄了20萬美元,花了3.6萬美元在美國股票交易所買下了自己的交易席位,從此開始創業之路。初期彼得菲的期權交易進行得并不順利。他的交易完全依靠自己算法提供的定價,如果一個期權合約沒有在他保守的利潤區間內,他是絕不會交易的。盡管他交易得如此小心,還是免不了失手,曾經一下子損失了十萬美元。

盡管這次慘痛的教訓來得如此突然、如此兇猛,但彼得菲沒有被打倒,他重新振作,一步一步慢慢地積累資金,擴大交易團隊,擴大交易量。但由于他的英語不好,他無法像其他交易員們一樣和市場莊家們閑聊、交流,莊家們也不喜歡同這個說英語帶有濃重口音的匈牙利人打交道,因此他的單子很多不能被莊家成交。于是,彼得菲有了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來增加自己交易的成交比例。當時的美國金融市場是男人統治的天下,彼得菲卻反其道而行,雇用了身材誘人的金發女郎來做他的交易員,反正這些金發女郎只是按照他的程序指令來交易,不需要任何交易盤感。這一招卻讓彼得菲一直不樂觀的報單流發生了戲劇化的轉變。市場莊家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這些金發女郎們吸引。自然而然地,她們的單子也很快地被莊家們全部接收。這些莊家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做的每一筆交易都在賠錢。

考慮到基于自己的算法程序,更高的成交量可以降低風險并增加收益,彼得菲決定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加入做市商的行列。在彼得菲利用他的算法和金發美女創造利潤的半年后,這些和彼得菲交易的莊家們和場內交易者們開始注意到自己幾乎就沒有贏過彼得菲的美女殺手們。從技術上講,無論市場往哪邊波動,做市商需要持續保持買賣兩邊的報價。可是彼得菲扭曲了這條規則,他只挑出值得做的交易。莊家們早就受夠了持續被彼得菲擊敗的滋味,警告他必須在一部分期權上同時保持買賣兩邊的報價,否則就取消他的做市商資格。可是要保持期權買賣兩邊的報價就要求他的交易員時刻關注市場的走勢,這對一直以來依靠計算機算法的彼得菲團隊來說是不現實的。他也不能要求他的交易員一直都緊貼著電話等待下一個交易指令。彼得菲的交易再次受阻,他又開始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最終一個埋藏已久的想法呈現在他腦海:掌上電腦。經過一系列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官方的爭辯,交易所只允許彼得菲的交易員們帶小型便攜式電腦進場。可是最大的問題是,當時根本沒有什么便攜式電腦。

帶著一個朦朧的想法,彼得菲找到紐約大學的物理博士們來幫忙設計。他們在一個大小為8×12英寸、厚度2英寸的黑色盒子里,嵌入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板,用金線連接起電路板和頂端屏幕,做成了一部觸摸式的平板電腦。這些平板電腦通過電話線連接Quotron行情數據機器接收行情數據,經過算法程序計算后,產生交易指令,并以短波無線方式回傳到平板電腦上,那些美女交易員們拿到指令后再報價到莊家。然而,此時彼得菲的競爭對手使用的卻是每天只能更新一兩次的公平價值定價單。

從那開始,彼得菲賺到了超過100萬美元一年的豐厚利潤。為了擴大自己的業務規模,他考慮進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美國最大的期權交易所)市場,但因交易場所禁止攜帶電腦之類的設備進入遭到了拒絕。最終彼得菲轉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擴大他的股票期權業務。為了更好地幫助他的交易員們提高效率,彼得菲設計出一些帶光的彩棒,系統產生的不同交易指令,會通過不同的顏色示意給場內的交易員們。

慢慢地,彼得菲的交易量越來越大,贏利也開始直線上升,1986年,交易所變成了彼得菲交易大軍的取款機。公司從1986年100萬美元的初始資金,到年底的500萬美元,取得了400%的年回報。同時他在股票期權上的交易,必須在股票市場進行對沖,讓他在股市的交易量也直線上升。

1987年的一天,一位納斯達克工作人員到彼得菲在世貿中心的辦公地例行檢查,查看他的交易運行,他預想的是騷動的人群、吵鬧的電話聲、打印機的聲音,還有交易員向納斯達克交易終端輸入交易指令時此起彼伏的叫買叫賣聲。可這場景并未出現在他眼前。實際上,他只看見一臺IBM電腦連接著納斯達克終端機,而且僅靠這臺IBM電腦來完成彼得菲如此龐大的交易量,頓時感到不可思議。電腦里有指示交易品種、交易時間和交易數量的代碼。這位納斯達克職員沒有想到,他剛剛見到的是世界上第一臺運行全自動算法交易系統的電腦。彼得菲的設備可不只是像過去的交易系統那樣提示交易品種,也不僅是簡單地彈出需要人來執行的交易單。這臺電腦悄悄潛入納斯達克交易終端,全權決定并執行交易,不需要人的參與。彼得菲的代碼可以利用從納斯達克終端不斷涌來的交易數據,分析市場,輕易通過買家出價和賣家售價的不同來開出買單和賣單。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彼得菲的交易機構開啟了華爾街的新篇章。從此,電腦程序員、工程師和數學家開始了對金融市場長達20年的大舉進攻,所使用的利器就是算法和自動化交易,算法有時無比復雜精密,智能到幾乎可以取代人成為金融市場的決定性力量。

當納斯達克工作人員得知彼得菲通過外接或者更恰當地稱此為“偷取”納斯達克行情數據來實現IBM電腦的自動化交易時,他立即要求彼得菲停止這樣的運作,因為納斯達克的軟件是給人工看行情且手工鍵盤輸入交易指令用的,不是用來做自動化交易。

在被納斯達克要求停止外接行情數據,且交易必須通過納斯達克終端鍵盤執行后,彼得菲在之后的一周時間里和他最好的工程師忙著焊接金屬、編寫代碼、焊接數據線,創造了一種輸入交易和指令的機器手。當一星期后納斯達克人員回來復查,他仿佛置身于科幻小說所描述的場景。交易單不斷涌入,手柄噼里啪啦地打在鍵盤上,噪聲如此之大,甚至淹沒了談話聲。機器每次停下來,仿佛要安靜一會兒,誰知轉瞬之間再次啟動,更加氣勢洶洶地彈出比上次還要多的單子。整個交易是華爾街的聰明人對規則的又一次令人嘆為觀止的繞行。最后納斯達克人員搖搖頭,彼得菲扮了個鬼臉。正是這套自動化交易系統幫助彼得菲在1987年一年里賺到了2500萬美元。之后彼得菲設計了更多的系統和算法,進行了許多技術創新,進入了更多的交易品種和市場。他尤其喜歡那些新的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存在更多的機會,而且競爭也少。

1990年,彼得菲將他的公司改名為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簡稱IB)。在盈透證券中,工程師就是公司的一切,公司內75%的人員是程序員和工程師。

1993年,彼得菲將他日漸完善的交易系統作為服務,提供給客戶,因為價格便宜,交易品種多,地域全,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尤其適合專業的交易公司和職業交易員。現在按公布的每日平均收入交易衡量,盈透證券已成為最大的網絡經紀商。

2007年5月4日,盈透證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在開市的鐘聲敲響后,他的公司被市場估值為120億美元,成為當年美國第二大的IPO。雖然盈透證券最低注資要求是10000美元且不適合休閑投資者,但在國際交易和專業交易者所渴望的低成本傭金領域,盈透證券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而且盈透提供一個全能賬戶,客戶可以在24個不同國家的100多個市場中心交易股票、期權、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貨、外匯、債券,以及CFD(差價合約)。

1.2.4 詹姆斯·西蒙斯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Harris Simons)于1938年出生在美國波士頓郊區一個猶太家庭。據說,西蒙斯很小就開始表現出對數字、形狀超出年齡的興趣,他說自己3歲就想學數學了。西蒙斯在波士頓附近一個叫牛頓的小鎮讀完中學后,就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讀數學。他當年的導師數學家辛格回憶說:“西蒙斯的悟性很好,他能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原理,這是很罕見的。”

1958年,20歲的西蒙斯用了3年學完本科,轉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數學博士學位。期間他第一次結婚,婚禮收到的禮錢都被西蒙斯拿去投資了,不管股票還是大豆期貨都賺了。但是那時候西蒙斯還對投資、交易之類的事情興趣不大。

三年以后西蒙斯就拿到了博士學位,回到母校麻省理工學院當老師,那時他才23歲。他的博士學位導師回憶說“吉姆(西蒙斯的昵稱)是個很有獨創性的人,喜歡堅持走他自己認定的路。”他的博士論文討論的有關多維彎曲空間里的幾何問題,和后來以西蒙斯和華裔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聯合命名的Chern-Simons理論一樣,都屬于拓撲幾何學的范疇。

1967年,西蒙斯接受了成立才10年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簡稱石溪大學)的校長陶爾的邀請,出任該校數學系主任。他招兵買馬,不分遠近,請到了一些當時或者后來的學科領軍人物,這些人分別來自德國波恩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等等。西蒙斯在石溪大學待了8年,在這期間,他不僅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微分幾何學的頂尖人物陳省身共同創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理論,而且使這個新成立大學的數學系的拓撲幾何研究在全美名列前茅。

1974年,西蒙斯在商品市場賺了錢后(從60萬美元變成了600萬美元),讓他開始對交易有了興趣。雖說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已獨領風騷,但他還是開始慢慢地移情別戀。后來他自己說“學術界的節奏太慢了”。而另外一個原因是西蒙斯研究的數學領域出成果很難,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候還要靠相當的運氣。

1978年,他完全脫離了石溪大學,成了專業投資人。他成立了一個林姆若伊基金,專門從事各種投資活動,其中主要是外匯交易,但是也包括投資各種小公司現在被統稱創投基金的投資活動。10年間,林姆若伊基金的投資回報是25倍,相當于每年增長38%左右。

西蒙斯于1988年關閉了已有10年交易歷史的林姆若伊基金,成立了文藝復興科技公司,該公司管理的就是后來眾所周知的大獎章基金。公司的地址不在金融界聚集的華爾街,而是在石溪大學的邊上。此時西蒙斯的投資方法才從主觀交易完全轉型到量化交易。

大獎章基金和林姆若伊基金有兩個明顯的不同。第一個不同點,大獎章的投資范圍不再包括創投基金。雖說西蒙斯的第一桶金源于投資小公司,而且他一生都對直接投資各種小公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大獎章基金投資的產品按照他本人的話來說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必須在公眾市場上交易;必須有足夠的流動性;必須適合用數學模型來交易。”

第二個不同點,大獎章基金的投資方法是純粹的量化投資,以技術數據為主,而林姆若伊基金的投資方法則以基本面數據和主觀判斷為主。對于其轉型的原因,西蒙斯也回答道“首先,數學模型降低你的投資風險。其次,數學模型降低你每天所要承受的各種心理壓力。”后面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判斷型的投資完全依賴大腦根據最新的信息做出最新的判斷,所以,要想不貽誤戰機,大腦必須隨時隨地地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態,因為新的信息在不斷出現,投資的倉位需要不斷地調整。

開張第一年,大獎章基金賺了8.8%。但是1989年起模型似乎開始罷工,從年初到4月,大獎章基金賠了30%。西蒙斯花了6個月的時間冥思苦想,最后決定將過去模型中的有關宏觀經濟數據的部分完全剔除,只留下技術數據。同時,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短線交易上。這應該算是大獎章基金的重要轉折點,當時制定的投資戰略被保留至今,也是大獎章基金長盛不衰的立命之本。

新公司創立之初,西蒙斯的干將主要來自3個地方:一個是石澳大學的數學系,過去他曾經是系主任;另外一個是國防分析研究院;第3個地方可能會令人感到驚奇,是IBM公司的語音識別實驗室。有人曾經說,當年西蒙斯把整個語音識別實驗室的精英統統都給挖走了。

有了這樣一群形形色色局外人琢磨不透的科學家,公司的數學模型在不斷更新和變化,很多的靈感就是在這樣的跨學科碰撞中產生的,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也就理所當然地從勝利走向勝利。1994年,美聯儲6次升息,利率從3%升到5.5%,當年政府債券的收益為6.7%,大獎章基金賺了77%,2000年的科技股股災中,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幅超過10%,大獎章基金獲得空前的豐收,凈回報98.5%。似乎每當股市或者債市越差,市場的波動性越大的時候,大獎章的表現就越好。西蒙斯自己也說過,他的基金需要一定的波動性才表現最好。他說:“要賺錢,就要市場動。”

大獎章基金的投資組合包括上千種不同的股票和各種其他金融工具,它的交易非常頻繁和迅速,很多人在描述大獎章基金的交易方式時都會形容成“像機關槍一樣”,基金過去每年的周轉率在十幾倍到幾十倍之間。2003年年底大獎章基金資金的股票投資金額為82億美元,持有1387只股票,前一年年底的股票持倉量為123億美元。它所持的股票并不是那些很偏門的公司,而是交易量很大的生化、食品、醫藥、采礦、國防、金融行業的股票。

2005年,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財務總監馬克·西爾伯告訴外界,大獎章基金已經達到了流動性的限額,所以將退還基金中外界投資人的錢。其實在之前的3年中,大獎章基金一直在不斷返還外界投資人的錢。2005年年底,外界投資人在大獎章里的錢已經被完全退還。2006年開始,大獎章基金的所有投資人都是復興技術公司的現任或者前任雇員及其家屬,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大獎章基金的總值保持在50億美元左右,光是雇員的錢就已經達到這個數字。

但是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并沒有對外界投資者完全關閉大門,它新開設了兩個基金來歡迎新的投資者。這兩個基金的最低投資額為2000萬美元,所以它主要的目標是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退休金的管理公司。新的基金規模上限是1000億美元,只投資美國的上市股票,所以和大獎章基金不同,后者買賣很多外匯和商品期貨。新基金的投資時限也要比大獎章基金長,并且以買進股票為主,所以更接近公募基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镇宁| 通江县| 郑州市| 吉隆县| 临江市| 稻城县| 甘谷县| 西峡县| 融水| 康保县| 肇州县| 华池县| 玛沁县| 义马市| 万源市| 寻甸| 和龙市| 安义县| 方正县| 泰来县| 乾安县| 余庆县| 保康县| 辽中县| 和林格尔县| 乌拉特中旗| 凤庆县| 体育| 彰化市| 苏尼特左旗| 新蔡县| 镇巴县| 湄潭县| 沙坪坝区| 新民市| 乐平市| 绥宁县| 黄冈市| 洪洞县|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