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舍”是人生真意,懂得舍棄才不會被萬事所累

學會舍得,是一種生存哲學,更是一種良好心態,有所舍得,有所不為,才會有所作為。敢于舍棄,才能活得快樂,因為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擁有得多,而在于計較得少。“舍”是人生真意,懂得舍棄才不會被萬事所累。

舍得,是另一種獲得

我們都知道,得與失是一個對立面,人們都希望得到而害怕失去,這是人們常有的心態。然而,“人生充滿得失”。世事難料,因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此刻你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一生不幸;此時你滿面春風并不代表你一生順利。因此,我們應該學會舍得,舍得,并不意味著失去,因為只有舍得才會有另一種獲得。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你就必須舍去一些玩樂的時間;如果你想擁抱大自然,就必須舍去舒服的辦公椅;如果你想獲得一份真誠的愛,你就必須舍去自私。

大概每天的傍晚時間,紐約市的中心公園里,總會飛馳過一輛豪華轎車。當然,車里坐的不僅僅是司機,還有一位紐約市無人不曉的富翁。富翁是個細心的人,他注意到,在這座公園的角落里,有個乞丐,他的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住的豪華酒店。

這天,富翁閑來無事,想到了這個乞丐,他便下了車,來到這個乞丐面前。

“請問,你為什么每天都會盯著我住的酒店看呢?”富翁很有禮貌地問。

“先生,我在想,要是我能住在這樣的酒店該有多好。”

富翁對乞丐的夢想很感興趣,然后,他說:“今晚你一定能如愿以償。我將為你在酒店租一間最好的房間,并付一月房費。”

過了幾天,富翁準備敲這個乞丐所住房間的門,看看乞丐住得是否滿意。誰知道,乞丐已經離開了,他朝窗外看了看,乞丐已經回到了公園的長椅上。

富翁徑直走到公園,問乞丐為什么這么做,乞丐的回答是這樣的:“原先我睡在公園長椅上時,我夜里做夢,會夢見自己住在豪華酒店里,這樣的夢太美了。而當我真住在豪華酒店里時,我的夢卻反了,我夢到的是自己睡在公園長椅上,忍受著寒冷的侵襲。這太可怕了,我根本睡不好。”

是啊,貧窮與富裕,都有它的得失,其實每一種生活都有它的得與失,正如俗話所說:“醒著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所以,我們不但應該正視人生的得失,還應該看清楚舍與得之間的關系,人們常說:“有舍就有得”,舍去的,就不要過分執著,也許下一刻,將會有另外一份驚喜等著你。

生活中,當你需要抉擇時,決不能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舍去;當你失去時,也要調整好心態,應隨機應變、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既不以福喜,也不以禍憂,才能在事情的起承轉合上控制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我們已經了然于心:

從前,在中國的邊塞,有個智者,大家都叫他塞翁。

有一天,塞翁的馬從馬廄逃出去了,并跑到了胡人境內,很明顯,這匹馬將是別人的了。鄰居們紛紛過來,向塞翁表達悲哀之情,但塞翁一點都不難過,反而笑笑說:“我的馬雖然走失了,但這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又過了幾個月,這匹馬居然自己跑回來了,而且還跟來了一匹胡地的駿馬,這不是意外之財嗎?大家都過來向他道賀,塞翁這回反而皺起眉頭對大家說:“白白得來這匹駿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

塞翁有個兒子很喜歡騎馬,有一天,他心血來潮,要騎這匹“外來馬”,結果一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跌斷了腿,鄰居們知道了這個意外又趕來塞翁家,慰問塞翁,勸他不要太傷心,沒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難過,反而淡淡地對大家說:“我的兒子雖然摔斷了腿,但是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兒子摔斷了腿,塞翁居然說是好事,每個鄰居都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塞翁肯定是傷心過頭,腦筋都糊涂了。過了不久,胡人大舉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征調去當兵,但是胡人非常的剽悍,所以大部分的青年男子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用當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這個時候鄰居們才體悟到,當初塞翁所說的那些話里頭所隱含的智慧。

塞翁的確是個智慧的老人,他就懂得“福禍相倚”的道理,因此他既不以福喜,也不以禍憂。后來這個故事在人間流傳了幾百年,成為人們經常規勸他人的一個成語,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從長遠來看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但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做到這點呢?答案是否定的,人都是情緒化的動物,一些人一遇到悲傷之事,便萎靡不振;在競爭中獲勝,便高興不已,甚至得意忘形。顯然,因大喜大悲而情緒波動并不是一種好的處事心態。

《老子》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迷失于單向度的追求,而是要了解相依轉換的道理,然后調整心態,過上自立自足的生活。禍福本身就是可轉換的,因此,不管你現在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都不要糾結于一時,心態是自己選擇的,禍會轉化為福,福也會轉化為禍,何不敞開心扉,坦蕩地面對呢?

總之,生活中的人們,對于得失,要學會用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眼光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我們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舍棄欲望,收獲一分淡然

現代社會,人們抱怨:活著真累。而人為什么活得累?因為太貪心了,總是什么都想要,總是什么都舍不得,不僅要物質、財富、名利,還要情感;不但要有,還要最好的,接下來,我們便被欲望控制住了,欲望的溝壑是無法填滿的,這山看著那山高。于是乎,還得追求,還要奮斗。好不好呢?追求并不是不好,人因為有追求才會有進步,否則就是行尸走肉!但凡事有度,如果太過專注于那些虛無縹緲的追求而忽視了眼前的東西,那就本末倒置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比爾·蓋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商界精英、政界豪客。所以,要想活得輕松,活得快樂,就要學會舍得,舍棄那些束縛自己的事與物,舍棄永不知足的欲望,那么,你收獲的就是一顆平常心,一分淡然的快樂!

而現實生活中,牽絆人們腳步的因素似乎總是很多。

曾經,有個成功人士,和很多追求成功的人一樣,他也經歷了很多坎坷。

十幾歲時,他給人打工、干體力活,每天,他清早就起床,凌晨以后才睡覺,他沒有朋友,只是努力干活。那時候,他想,要是能擁有自己的一家店面就好了。

幾年后,他有了一點積蓄,于是,他用這錢盤下了一間店,做起了生意。那時候,雖然忙點,但生意還是不錯的。他沒有閑錢雇傭伙計,什么都自己親自動手,他心想,等過幾年,生意做大了再休息吧。

又過了幾年,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把生意打理得越來越好了,店也開得越來越多,每天資金流動量很大,他更不放心把生意交給別人打理了,還是自己苦拼,聯系貨源,接待客戶,管理賬目……沒日沒夜,忙得如有狼在后面追一般。看他真的好辛苦,有人就勸他:“你放一放可以嗎?好好地休息一天,看看世界會不會大變!”

他回答:“那怎么行,我若不做,別人就會搶走我的生意,前面的那些大戶們我會追不上的,后面一些中小戶又逼上來,放一放,我會落在后面的。”

終于有一天,他累倒了,他被迫躺在病床上不能動了,他的生活里突然少了工作,少了生意,他終于有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了。

一天,他親眼看見一個病友被抬出病房,但再也沒回來。“那是個多么年輕的小伙子啊!”他感嘆道。

那張已經空了的病床,讓他感慨頗多,他突然明白一個道理:

人由生到死其實只是一步的事,人生苦短,何苦讓自己過得這么辛苦呢?一直以來,自己的名利心太重,想要的太多,然而真正得到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病倒,他會一直拼到50歲、60歲,甚至更久,沒有娛樂,沒有休息,最后兩手空空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出院后,他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生意還在做,只是交給別人打理了,即使那人有了失誤,他也不大在意,人們還經常可以在高爾夫球場上看到他,有時他也豪爽地與他的家人坐飛機到外地旅游。

他終于懂得了生活的意義,終于找到了所謂的放下——這顆人生中最寶貴的鉆石。

其實,我們自打出生起,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一樣東西,那就是快樂,無論是追求財富、名利還是地位,都是為了獲得快樂。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總是不安于現狀,他們并不是被那些“一日一魚”所誘惑到,而是總有無止境的追求,于是,他們便在這所謂的追逐中失去了原本快樂的自我。

人們常說,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其長度,而在于其寬度和高度,這句話是對生命意義的高度抽象化的概括。我們一直在苦苦地思索著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這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快樂。人生在世,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我們都要必須要灑脫、快樂地面對生活,面對生命。只要快樂一點,你的心就不會老去,心中永遠有用不盡的激情,眼睛里時時刻刻都是新鮮的風景,這樣的生活不禁會讓我們萌生無限的遐想和向往。讓我們在清晨的陽光下上路,追隨著瀟灑者的足跡,一起感悟那些在路上折射出來的不盡的哲思之美吧!

哲人說過,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快樂,而是人們不舍得放下那些羈絆束縛我們追求快樂的事物,只有舍得,才會收獲快樂,也只有學會放下無止境的欲望,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享受陽光雨露,才能訓練出自己對幸福的敏感。

人生本就是一場夢,須臾即逝,因此,大可不必整日忙著追逐功名利祿,金錢、物質等都是帶不走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快樂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做一個快樂的人吧,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聰明還是愚笨,只要你有一顆快樂的心,你的人生就會充滿樂趣,就會五彩繽紛。

眼光長遠,不計較眼前小事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人們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你沒有長遠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煩。老人們也常常說:“做事之前就要想到后面四步。”其實,人生在世,我們不能渾渾噩噩,而應該站得高、看得遠,當然,我們不可能看得太遠,但至少我們應該看見下一步。做事情,需要穩當、周全,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被眼前的小事所累。一個成大事的人,眼光總是比身邊的人看得稍遠一點,不被眼前的小事所拖累,就會看得更遠。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思路開闊、目光長遠,而那些目光短淺、“利”字當頭、只在乎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什么虧都不能吃的人則無法獲得長久的成功。由此證明,思路決定人生成敗。

著名的美孚公司曾做了一次“賠本買賣”,可是,從最后的結果來看,它雖然放棄了眼前的利益卻收獲了長遠的發展,小利變大利、利滾利、利翻利,先前看似賠本的“買賣”,最終卻收獲了高額的利潤。這是一種商業中的計謀,也是每一個人需要的智慧。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要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東西,不要為它所累,其實是為了以后更長遠的發展。

最近,公司打算提拔一批年輕人進入管理層,對此,公司年輕有為的小李興奮不已:機會終于來了,煎熬的日子總算是過去了。小李其實在很久以前就瞄到了這個機會,當時,經理就話里有話:“以后發展的機會多得是,不久以后,我們就有一次大的人事調動。”這么久以來,他都是不為任何職位所動,就等待著這一天。

原來,早在六個月以前,公司就進行了部門內部的人事調整,當時,剛剛進入公司不久的小李滿懷興奮,希望能夠借此機會翻身。誰料想,整個部門就十幾個人,為了部門經理這一個位置,每個人都報了名。小李當時就泄氣了,自己還去不去爭取呢?如果去爭取吧,自己又是一個新人,估計成功率很小;如果不去爭取吧,又怕錯失了這個機會。

正在小李思考的時候,坐在旁邊的經理說道:“年輕人,我挺欣賞你的,不過這一次,我奉勸你還是按兵不動,你去爭取根本沒有多大的勝算,首先,你的資歷還不夠,工作經驗都沒有,怎么有資格去爭取;其次,你還年輕,后面的機會還多得是,以后我們公司還會進行大的人事調動,到那時候,你已經羽翼漸豐,則可以贏得更好的職位。”小李聽了,頓時覺得心中醒悟。

果然,經過了六個月的歷練,小李在公司是小有名氣,再憑著他在工作上優秀的表現,在這次人事變動中,小李輕輕松松就坐上了銷售總監的位置。

在現實工作中,小到一個職員,大到一個公司,都需要有長遠的打算,如果你只著眼于眼前的蠅頭微利,那你遲早有一天將被利益所吞噬,職場生涯同時也將宣告結束。其實,即便是再小的工作也不能含糊,對于這樣一件事情我們也需要謀算,將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長一些,不為眼前的小事所累,學會忍耐,這樣我們的職場之路才會走得更遠。

在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會不斷地失敗,那是因為只看到了眼前事情所帶來的麻煩,做事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尚差一步就停止不做了,自然,他們也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對于我們來說,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需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計較眼前的小事,而是關注于長遠的發展,從而達到舍小利而保大局的目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鼠目寸光,吃不得眼前虧,心胸狹隘,容不得一點損失,最終,他們難以成就大事。

因此,生活中的人們,一定要舍棄得過且過或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維習慣,而應該做到“明日事,今日思”,待到完成了今天的事情,就考慮“明日事,如何為?”長此以往,你就鍛煉出了靈活的思維習慣,考慮事情時自然能從大局出發,很多鼎鼎有名的富翁獲得財富的過程就是運用了這樣一種思路。

學會放下,選擇適合自己的

人生在世,我們面臨的抉擇實在太多。而有選擇,自然就會有放棄。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么最終,你很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那么,哪個會被你忍痛割舍?人生旅途中,經常會遇到三岔路口,我們該何去何從?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選項都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但卻不能同時擁有。在魚與熊掌的選擇中,我們往往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優柔寡斷。但要明白的是,你必須學會抉擇,學會舍得。生活的辯證法也告訴我們這一道理,“得”與“失”之間也是矛盾的統一體。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你必須有取有舍。取就必須舍,舍了才能取。例如,要成功就必須放棄享樂;選擇家庭的同時就得放棄單身生活的很多自由空間;選擇內心平靜的同時就得放棄對權力和金錢的角逐。當必須拿定主意的那一刻,你會猶豫彷徨、無所適從嗎?關鍵處、緊要時,你能當機立斷、正確選擇嗎?有這樣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在仙霧繚繞的山中,有一位仙子,她有偉大的神力,可以決定花開成什么顏色、什么樣子。

有一朵蓓蕾,它非常美麗,很受仙子喜愛,仙子給了它優先選擇顏色的特權。然而,令仙子失望的是,蓓蕾因為選擇太多,一直拿不定主意。在花期過了之后,仙子在山谷中發現了它——一朵未及開放便枯死了的蓓蕾,只是因為它選擇太多卻始終無法作出選擇。

這朵蓓蕾為什么會最終凋謝?就是因為它什么都想得到,最終錯過了花期。其實,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在重復著這樣的悲劇呢?我們的一生,會經常站在抉擇的交叉路口,而且,很多時候,這些選擇是單項的,例如:學業上,填報志愿時,你有兩個都很喜歡的專業;就業后,你遇到了兩份都不錯的工作;到了適婚年齡,你周圍的異性都讓你很滿意……當遇到多個選項、魚和熊掌又不可兼得的時候,你有能力和魄力作出明智正確的抉擇嗎?

可能你會認為,擺在眼前的都是我所愛的,舍棄任何一個,都會讓我痛苦。但你必須明白的是:只有果斷地放棄其中之一,才會得到、擁有其中之一。只有做出選擇,才不至于什么都得不到。選擇是一門看似簡單卻十分有講究的藝術。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進行選擇的過程。選擇的正誤和效率,是一個人價值取向、思想水平、道德意識和判斷能力的綜合反映。

一些看似無謂的選擇其實是奠定我們一生重大抉擇的基礎,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論多么遠大的理想、偉大的事業,都必須從小處做起,從平凡處做起,所以對于看似瑣碎的選擇,也要慎重對待,考慮選擇的結果是否有益于自己樹立的遠大目標的實現。

有選擇就必須要舍棄,而舍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很多時候,一旦舍去,就意味著永遠不再擁有,但是,不想舍去,想擁有一切,最終你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如果你不放棄眼前的熱烈,就無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溫馨……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但你必須懂得,選擇適合你自己的,否則,生命將難以承受!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只有那些志向遠大的人,才知道自己最終到底要什么,才能做出正確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運。因為只有遠大的目標才是我們抉擇的衡量準繩。孟子曰:舍生取義,這是他的選擇標準,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標。

有時候,我們選擇的似乎只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但實際卻也是在對自己的人品、人格作出選擇。選擇必須考慮到社會效益,不能因一時之快或蠅頭小利而失去做人的道德、良心及他人的信任。

總之,人的一生需要我們放下的東西很多。古人云: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如果不是我們該擁有的,那么我們就得學會放下。人生注定要經歷多姿多彩的風景,唯有放下具有別致的風韻。過去常聽人說,人要懂得放棄。放棄是對事物的完全釋懷,是一種高妙的人生境界;而放下則更具有絲絲縷縷的難舍情懷,是一首悠揚的樂曲,在每個人的心底奏起。

猶豫不決,讓你錯失成功的機遇

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做抉擇——實行或者不實行,我們總是試圖通過我們最精確的思維,獲得我們最想要的結果。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正是因為思考過多,瞻前顧后,不敢行動,成功的機會也就在“做”與“不做”的猶豫之間流失了,留下的也只有遺憾。曾經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瞻前顧后、不懂取舍的人,他們正是因為左右搖擺,而最終一事無成。

生活中的我們,也都應該記住這個道理: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絕不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可能失去成功的機遇。

這個道理同樣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在你決定某一件事情之前,你應該運用全部的常識和理智慎重地思考。如果發現好的機會,就必須抓緊時間,馬上采取行動,才不致于貽誤時機。如果猶豫、觀望而不敢決定,機會就會悄然流逝,讓人后悔莫及。瞻前顧后的行動習慣使人喪失許多機遇,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橫下心去做,事情的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那么,如何克服這種左右遲疑的壞習慣呢?經驗證明以下方法卓有成效:

無論做什么事,不妨問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該怎么做?當然應該全力以赴。否則,你總覺得自己還有充足的時間,總會優柔寡斷、抱有幻想,那么,你最終便會一事無成。

另外,你還需要做的是,不顧一切、勇往直前。你可以這樣勉勵自己:“豁出去了,大不了重來”“大不了被人笑話一頓”,即使這樣,又有什么損失呢?一旦你有了這樣一種意識,肯定就會敢做敢當,優柔寡斷的現象肯定會在你身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時候,當需要我們執行的時候,要明白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人行事,必須堅決果敢,當機立斷,一旦決定下來就應該馬上去做,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只會白白喪失很多機會,考慮太多只會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后果。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要小看這猶疑不定的做事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副作用,許多足以改變命運的契機,都因為我們的優柔寡斷而與我們失之交臂,永不再來。要擺脫這種苦惱,我們就要訓練自己的判斷力,要堅定、勇敢、自信、果斷,你若一直朝著目標前進,那么,他人一定會為你讓路;而對一個搖擺不定、踟躕不前、走走停停的人,別人一定搶到他前面去,決不會讓路給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湘潭县| 武鸣县| 安康市| 大邑县| 车险| 沂南县| 沿河| 呼伦贝尔市| 阿坝| 乌鲁木齐市| 敖汉旗| 开平市| 巴塘县| 泾源县| 黎城县| 涟水县| 宁乡县| 山阳县| 舞阳县| 昌乐县| 东阿县| 湖口县| 盘锦市| 洛南县| 龙门县| 黔南| 英德市| 阿城市| 六枝特区| 纳雍县| 任丘市| 洞口县| 德昌县| 开鲁县| 东台市| 阳东县| 柳江县| 石河子市| 淳安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