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局輸贏料不真
- 紅樓夢詩詞全鑒(典藏誦讀版)
- (清)曹雪芹
- 797字
- 2019-09-09 15:24:14
【原文】
一局輸贏料不真①,香銷茶盡尚逡巡②。
欲知目下興衰兆③,須問傍觀冷眼人。
【注解】
①料不真:猜不透,不能完全確定。
②逡(qūn)巡: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或退卻。
③目下:眼下,現在。
【背景】
在各脂本中,這首詩都在第二回正文的開頭,有“詩云”字樣,可見是第二回原有的“標題詩”,是針對回目“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題意而做的闡發。
【賞析】
甲戌本有脂批說:“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這不但可見此詩是作者手筆無疑,也由此知道善寫小說的曹雪芹原來也很善于作詩。
此詩以下棋來做比喻。“一局輸贏”,把榮國府比作一盤大棋局,讓我們看到每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的興衰,都是與它作為靠山的某派政治勢力或某個政治集團在封建階級內部斗爭中的勝敗直接聯系著的。“香銷茶盡”是說歷時已久,棋盤上已是殘局,喻歷時百年的封建大家族即將敗落。“料不真”、“尚逡巡”,即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有動搖,但表面依舊繁華,從外面的架子看來“哪像個衰敗之家”?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傍觀冷眼人”,即俗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亦可見作者以“冷子興”之名和寫他演說榮國府的用意。這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總結全詩的意境。
【鏈接】
《紅樓夢》繪畫插圖本
1.《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木活字本1冊紙本。是書為《紅樓夢》成書后的第一個印本(程甲本),內刊版畫24幅,前圖后贊,初刻初印,精美之至。
2.《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
清代著名的《紅樓夢》評本,由王希廉、張新之和姚燮三家合評。光緒十年(1884),上海同文書局石印。內文有華陽仙裔序、讀法、批序、摘誤、總評、論贊、或問、大觀園圖等。尤其是卷首有繡像120幅,每回前還有回目畫兩幅。
3.《戴敦邦新繪全本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
為宣紙線裝珍藏本國畫紅樓夢,著名畫家、連環畫家戴敦邦先生歷時六載,積數十年藝術功力,用中國畫的形式全新演繹,以240幅國畫精品再現了“紅樓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