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蘇秦4

合縱思想蘇秦合縱思想合縱論是戰國時代政治軍事形勢不斷變化,特別是戰國中后期七雄紛爭導致當時“國際關系”(華夏文明圈內諸國)出現重大變化的產物。戰國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當,相互制衡。到了戰國中期,秦國厲行變法,銳意改革,兼并巴蜀,國強地險;而六國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勢格局自此被打破。蘇秦正是洞悉到了這一客觀現實,適時提出了以遏制秦國、維護七雄均勢為宗旨的合縱戰略。“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是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阻止強國兼并的策略。蘇秦提出合縱戰略的宗旨在于遏阻秦國勢力的進一步擴大,以免力量失衡格局進一步加劇。其相應對策則是通過六國聯盟遏制秦國,以求維持以崤函、河西為界線的東西兩個戰略區域的力量均衡。蘇秦的合縱說首先是基于一種地緣政治的分析。他深諳天下山川形勝,熟知各國力量現狀,他每到一國即首先向當局者詳陳該國的地緣環境形勢,蘇秦提醒山東六國首先應明確各自的安全狀況,他反復告誡六國的君主,要明白這一形勢,即他們共同的危險來自西方側翼的秦國。由于秦國享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地形地勢優勢、體制優勢,將來必定是一種能夠凌駕于六國實力之上的強權力量。因此,六國中每一個國家都絕對不能與秦國單獨媾和以求茍安一時,更不能與秦結為同盟,那不啻是與虎謀皮。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六國從親”,并力西向以抗秦。蘇秦的合縱理論極其注重地緣因素的重要性,并充分論證了六國結盟與其地緣政治因素的內在關聯。蘇秦認為,山東六國在區位上相互關聯,有著表里相屬、唇齒相依的利害關系,應視為一個有著共同利益的戰略整體。六國應充分利用這一整體性,以求在戰略上相互依托、相互策應、互為犄角,從而在對秦作戰中造成有利的態勢。他反復向六國的當政者陳述這一關系。蘇秦的合縱理論不僅僅是一種認知體系,而且是一套行動綱領。它提出了一套遏制秦國、維持均勢的方法,即以聯盟戰略、憑借山東六國的合力抑制秦國勢力的擴張,以此挽救和維護原有的均勢。行動方案有兩個,其一是以攻為守,六國聯合起來,主動進攻,突破函谷關,深入秦國腹地;其二是當六國中任何一國遭到秦國攻擊時,其他五國絕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群起救助。這無疑是一個卓越的協同作戰方案,它充分利用了山東六國地緣上的相關性,使六國彼此在組織指導、兵力分配、戰略協同、戰術策應諸方面協調動作、密切配合,從而使秦國東向攻擊任何一個國家時都將陷入四面受敵、多線作戰的窘境,進而遏止其逐步蠶食六國以進一步壯大自己的企圖。蘇秦睿智地看到,如果一國遭到秦國的攻擊而其他國家坐視不救,后果將是極其嚴重的,猶如多米諾骨牌,一個倒下,其余的將依次倒塌!戰國后期的歷史發展證明,蘇秦的分析是極具預見性的,山東六國在一段時間內采取了合縱戰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確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國東向擴張的勢頭達到15年。后來六國雖未免于逐個被秦國吞滅的命運,但這非但不能歸咎于合縱之策,而恰恰說明山東六國沒有始終如一地貫徹實施合縱之策,以及六國政治家們偏狹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戰略目光,加以彼此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等因素所致。合縱是圍繞著戰國七雄間地緣政治關系而產生的大戰略,更是一種處理國際間政治軍事關系的原則和方法。合縱以維護均勢為宗旨,以地緣政治論為認知基礎,以聯盟戰略為應對手段。立論周密、視野宏闊、分析精湛、旨意高遠,稱之為地緣政治論的先驅是毫不為過的。蘇秦以地緣政治因素作為研判國際形勢、制定應對策略的主要依據,這種分析方法無疑具有現代的意義。游說藝術說服模式蘇秦推行合縱戰略,主張“合眾弱而攻一強”,建設一個多國聯盟,因而蘇秦的游說熱情飽滿,不吝辭藻,極盡鋪張渲染,從而形成了特有的游說模式:“利導法”(肯定優勢—指出危機—出謀劃策—分析利弊、以利導之),即分析厲害,擺出優勢,并指出希望與美好前景,以利導之,使對方樂于接受自己的主張。首先分析對方的地理條件、兵力情況、軍需物資、國力強弱、周邊關系等客觀優勢,結合君主賢能、士卒英勇等主觀因素,充分肯定其有利條件。注意結合每一個諸侯國的具體情況作出分析,有針對性地強調該國特色。總之,不論對于哪個國家,都首先強調其優勢,以解除他們懼怕強秦的心理壓力。接著指出其危機所在,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為合縱戰略做好鋪墊。然后替對方謀劃,并給出主意,設計擺脫危機的方案(合縱戰略)。最后進一步分析厲害,以利誘之,以理導之。策略方法由于蘇秦對列國的政治形勢有深入的鉆研了解,對天下政局及其變化趨勢的熟悉程度遠在各國君王之上,因此能在游說中縱橫捭闔,敏捷地選取各種所需要的材料和論據,蒙蔽和說服對方。他的游說活動有一些基本的策略方法:每游說一個國家,都在表面上從對方的利益出發,似乎是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考慮問題,而從不言及他國及自己本人的合縱受益,使得對方便于接受。陳述自己的觀點時,都以此國與秦國的敵對關系為前提,在這一前提下談此國與秦的利益沖突。事實上,各國間的利害制約關系是相當復雜、瞬息變化的,關鍵在于在復雜的事物矛盾中舍掉其余而強調某一個方面,在此基礎上作出一個暗含的或假設的前提,蘇秦在游說中單純強調六國與秦的矛盾及六國間的相互依存,而對其他矛盾方面避而不談,以此為前提來闡述自己的合縱主張,對六國之君有一定程度的蒙蔽性。向對方分別擺出了實行自己的主張與不實行的兩種行為后果,夸大了第一種行為選擇的受益程度和第二種行為選擇的受害程度,加大二者的反差度,促使對方下決心采納自己的主張。必要的時候,以客觀的地理狀況來加強對對方的說服。必要時他還給對方以.應有的褒揚,夾雜以相應的激將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砀山县| 福建省| 松江区| 韶关市| 东源县| 梁山县| 壶关县| 新宁县| 武义县| 冕宁县| 同心县| 阿拉善右旗| 长治县| 建水县| 莆田市| 桦南县| 洪江市| 雅江县| 阿克苏市| 丰县| 宁远县| 汝南县| 沛县| 平武县| 莆田市| 扶风县| 盐池县| 阿拉善右旗| 兴隆县| 怀柔区| 涞水县| 出国| 承德县| 开化县| 独山县| 铁力市| 淄博市| 屯门区| 江源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