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哈佛人生智慧:案例實用版作者名: 穆臣剛本章字數: 1832字更新時間: 2019-10-11 18:10:20
6.從觀念中刪除“我做不到”
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埃里克在很小的時候不幸患上一種奇怪的病。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眼病,無法醫治,所以他在13歲時完全失明。
為了幫埃里克樹立起信心,父親每年夏天都會帶著他去遠足。漸漸地,埃里克愛上了這種戶外運動。年齡稍大些的時候,他開始練習攀巖和登山。他對自己說:“眼睛看不見有什么關系,我一定會登上最高的山峰。”有了信念的支撐,埃里克越攀越高,不斷地用這種方式來尋找自己的光明。
幾年以后,埃里克在登山界小有名氣。后來,在美國盲人基金會的資助下,他依靠著隊友的幫助,用繩索和鈴鐺引路,最終成功地登上了北美洲的最高峰——麥金利山。即便征服了這座高山,他依舊沒有停下腳步,他的足跡遍及世界七大洲: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山……一座座世界高峰被他踩在腳下。2001年,他還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 埃里克站在了世界之巔,他成為第102位征服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而且是這102位中唯一的盲人。
事實上,在埃里克第一次宣布要向高山進發時,身邊噓聲一片。誰會相信一個盲人能夠登上山頂呢?很多登山運動員也不愿加入他的隊伍,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甚至算得上是對職業登山者的侮辱。還有人譏諷說:“連我這樣的正常人都不會做出這么愚蠢的決定!”然而,憑著強大的信念,埃里克始終沒有動搖自己征服高山的念頭,而事實也證明,他能行,他創造了奇跡!
哈佛學子、美國作家與哲學家亨利·戴維·梭羅曾留下訓言:“自信地朝著你期望的方向前進,過你期望過的生活。隨著你對自我的激勵,人生的法則也將變得簡單。”這一名言被哈佛納入校園文化,并成為每一位哈佛學子必備的個人素質:想要進入哈佛,便永遠別說自己做不到。
他是一位建筑設計師,年輕時,以出色的設計風格贏得了公眾的認可,并被幸運地邀請參加溫澤市政府大廳的設計工作。他運用工程力學的相關知識,并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巧妙地設計了只用一根柱子便能夠對大廳天花板進行支撐的方案。
一年以后,政府大廳正式完工,市政府請權威人士進行工程驗收時,對由他所設計的一根支柱提出了質疑。這些權威人士認為,如此沉重的天花板卻只使用一根柱子支撐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并提出要求:再增加幾根柱子。
年輕氣盛的設計師不接受這一毫無理論根據的質疑,他辯解說自己的設計毫無缺陷,只需要使用一根柱子,整個大廳便足夠穩固。與此同時,他還通過詳細的計算與相關實例舉證進行說明,拒絕了所謂的工程驗收專家增添支柱的建議。
他的自信在市政官員的眼中變成了無可救藥的固執,年輕的設計師由此險些被送上法庭。在重重壓力下,他只得在大廳四周增加了四根支柱。但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設計成果,這四根柱子在建造的時候離天花板相隔了幾乎無法被人覺察的兩毫米。
歲月流逝,一晃300年過去了。在長達300年的時間里,溫澤市政府的官員不知換了多少,而市政大廳卻堅固如初。
直到20世紀后半期,溫澤市政府準備對大廳的天花板進行修繕時,才發現了這個驚人的秘密。
消息一經傳出,世界各國的知名建筑師以及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只為觀賞這幾根神奇的柱子,他們為溫澤市政府大廳起名“嘲笑無知的建筑”。最令人稱奇的是,這位年輕的建筑師當年加筑支柱以后,在中央圓柱頂端留下了這樣一行字:真理與自信只需要一根支柱。
這位留下一個建筑史上著名奇跡的設計師便是克里斯托·萊伊恩,由于有關他的資料并沒有留下多少,他的名字對現代人而言非常陌生。但是,在僅存的一點資料中,記載了他在面對質疑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堅信,在100年后,或者在更久的時間以后,當你們面對這根柱子時,只能啞口無言,甚至瞠目結舌。而我需要向后人說明的只有一點:你們看到的并非所謂的奇跡,而是我對自信的一點堅持!”
若你詢問那些從哈佛畢業的學子在大學期間學習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他們會告訴你,除出色的專業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心。在生活中,總是會有人不斷質疑自己的能力。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或者根本沒有能力改變這樣的狀況。事實上,若敢于積極地面對自我,并有勇氣去堅持進行持久的自我訓練的話,用不了多久,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時時保持自信的人。
哈佛人生智慧
許多人之所以會失敗,源于他們犯下了這樣的錯誤:總是對自身所具備的寶藏視而不見,反而去拼命地羨慕別人,對他人進行模仿。殊不知,成功其實就是永遠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永遠不要說自己做不到,這便是渴望成功者的第一成功要素。相信自己,堅持以勝利者的心態去生活,不要自己打敗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執著地沖向人生目標,你便一定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