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工傷認定與勞動能力鑒定

第一節?工傷認定的法定情形

40.工傷認定時要考慮哪些要素?

在工傷認定上,除了勞動者這一身份要素外,通常還要考慮以下一些要素。

(1)時間要素。工傷一般發生在工作時間內。工作時間是勞動者為完成用人單位交代的任務而展開相應活動所耗費的時間,但工傷認定上的時間要素又不僅僅局限于從事生產作業的時間,還包括勞動者為履行生產任務而進行的準備時間、收尾時間等。

(2)空間要素。工傷一般發生在工作場所內,但對工作場所應作廣義理解,它不單指直接從事生產活動的場所,如車間、廠房,同時與生產作業存在關聯性的附屬空間也應當被視作工作場所,如單位內的通道走廊、公共廁所等。

(3)職業要素。工傷認定的核心之一是觀察事故的發生與職業行為有無關聯,如果職工是因履行單位交代的工作任務而受傷的,那么即便不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發生的,也屬于工傷。

(4)主觀要素。工傷認定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這意味著除非事故是由勞動者本人故意引發的,否則無論職工在主觀心態上是否存在過失都要認定為工傷。

(5)政策要素。工傷認定標準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基于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與公共利益的考量,某些過去不被認為是工傷的情況會被新的立法所吸納,這突出表現為將塵肺病視作職業病,立法活動因應現實生活而作出的調整不僅反映了人道主義精神,也是整個社會在倫理觀上越發細膩的表現。

41.哪些情形應當被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對發生工傷的情形作了一般性規定,以下幾種情況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42.哪些情形視同工傷?

除卻以上基本情形外,《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特別規定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被認作工傷,它包括:“(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只要職工具備以上任一條件都可以視同工傷。

43.哪些情形不被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除了對工傷及視同工傷的情形作出規定外,也對以下幾種情形作出排除性規定,即便職工其他方面完全符合工傷認定的情形,只要有以下任一情況,不得享受工傷待遇。

(1)故意犯罪的。《刑法》第13條將犯罪定義為:“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職工實施犯罪行為,即便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而導致傷亡的,也不會被認定為工傷。

(2)醉酒或者吸毒的。因醉酒而生的傷害有可能是因飲用酒精過量而對身體造成的損傷,也有可能是在酒醉狀態下,身體不受控制而發生意外事故。吸毒不僅容易使人產生強烈的依賴,而且會對身體和精神造成嚴重損傷,更有極大的可能染上各種疾病。無論是醉酒還是吸毒造成的人身傷害,都不能被認定為工傷。

(3)自殘或者自殺的。自殘是指用各種方法傷害自己的身體,并造成損傷的行為。自殺是行為人由于各種原因放棄繼續活下去的念想,主動選擇以某種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用人單位不需要對職工的自殘、自殺行為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44.哪些人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認定以勞動關系的存在為前提,只要存在合法的勞動關系,勞動者在受傷后都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請工傷認定,《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第2款對工傷適用主體作出了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由此可見,我國工傷適用主體實際上是相當廣泛的,這有助于發揮工傷保險的大數法則優勢,充分保障職業人群的合法權益。

45.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能否被認定為工傷?

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者”一詞在我國法律中是有著特定內涵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不被視為勞動者,雖然《工傷保險條例》第65條規定了這類人員因在工作中發生的人身損害或職業病等救治費用由所在單位加以支付,但是他們并不能提請工傷認定。這類問題的解決往往交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共同規定,目前調整該領域的法規主要有《民政部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傷亡撫恤如何辦理的通知》以及由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上述人員可在傷害發生后申請公傷認定,具體的待遇標準應當參照上述有關規定加以確定。

46.哪些主體可以提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工傷認定辦法》第4、5條對工傷提請程序作了相關規定,一般情況下應由單位向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行政部門提出,但當單位沒有提出時,受傷職工本人或其家屬及工會組織也有權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請認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主體的提請期限是不同的:(1)用人單位提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由職工、職工近親屬、工會組織提請工傷認定的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47.工傷認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需要提交以下材料:(1)工傷認定申請表。該表由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制定,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48.勞動部門認定工傷的程序是什么?

(1)受理。對于在管轄范圍內且在受理時限內的工傷認定申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認定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如果材料完整,則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2)審核。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需要對申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進行調查核實的工作人員可以:①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②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并作出調查筆錄;③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①保守有關單位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②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應當回避調查審核工作。

(3)決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加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4)送達。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5)救濟。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參見下圖:

49.《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哪些事項?

《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1)用人單位全稱;(2)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3)受傷害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斷時間或職業病名稱、受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4)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依據;(5)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6)作出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50.《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哪些事項?

《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1)用人單位全稱;(2)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3)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的依據;(4)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5)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凤台县| 砚山县| 始兴县| 蓝山县| 宁乡县| 白银市| 望都县| 涪陵区| 新蔡县| 安多县| 德庆县| 巩义市| 平凉市| 吴忠市| 鹤峰县| 奈曼旗| 乌苏市| 长兴县| 什邡市| 乌拉特中旗| 明光市| 海门市| 股票| 广汉市| 澜沧| 德州市| 丰原市| 中卫市| 垣曲县| 舟山市| 湘潭县| 浦江县| 贡山| 宝兴县| 秦皇岛市| 昭通市| 永春县| 莱州市| 凌源市|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