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點軍校執行力訓練手冊
- 程曉南
- 2585字
- 2019-10-18 18:06:43
第三堂課 主動自覺地執行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
西點教官約翰·哈利說:“‘沒有辦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畫上句號。‘總有辦法’則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西點人敢于在機會沒有到來之前為自己創造某種可能性,而不是守株待兔地等待機會落在自己頭上。
有人說,機會就像小偷,來的時候無影無蹤,走的時候讓你損失慘重。其實你可以不用等待機會光顧你,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采取行動制造機會。這種行動就好比在兩個幾何圖形中加些輔助線,讓這兩個圖形的關系更加一目了然。
有時候是我們的準備不足以讓我們發現機會。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蘋果砸中了他,他由此思考探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是他多年的物理學積累促使他思索到不一樣的東西。然而換作一個農夫躺在樹下被蘋果砸醒,他或許只會把掉下來的蘋果吃了。
西點軍校引以為傲的巴頓將軍,成長的道路充滿了艱難。由于“閱讀失常癥”的原因,巴頓的學習能力非常差,但他學習非常努力,比別的孩子付出不知多幾倍的努力。巴頓熱愛軍事,他從來沒考慮過以軍事外的其他行業作為職業。他兩次寫信給參議員巴德推薦他進入西點軍校讀書。最終在巴德的推薦下,他進入了西點讀書。但患有“閱讀失常癥”的巴頓因為成績太差在第一年就留了一級。這并沒有阻礙他在后來的幾年內刻苦讀書。
畢業后,巴頓被授予騎兵隊少尉軍銜。但巴頓有著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讓他不安于沒有戰爭的軍隊。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巴頓大出風頭,分別在射擊、游泳、擊劍、馬術和越野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總分排名第五。
美國參與歐戰后,巴頓隨“鐵錘將軍”潘興遠赴歐洲。他對司令部的工作感到無聊,卻對坦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覺得坦克將在以后的作戰中發揮難以估量的作用,必須得掌握這個先進的武器。為了組建坦克營,巴頓在潘興的批準下去法國坦克訓練學校學習了兩個月。1918年8月,美國第一臨時坦克旅成立(1918年11月6日改名為“第304坦克旅”),全旅共有50名軍官、900名士兵和250輛坦克,旅長由巴頓本人擔任。
1918年9月,潘興麾下的美國第一集團軍在法軍配合下發起圣米耶爾戰役。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以美軍為主的大規模進攻戰役。巴頓的坦克旅分三路進入戰斗;9月15日,圣米耶爾戰役結束。美軍共俘虜約16000名德軍,自身損失7000余人;10月,巴頓由于在圣米耶爾戰役的出色表現晉升為美國國民軍坦克兵團上校。
巴頓之所以在圣米耶爾戰役中有出色的表現,得益于他主動創造了這個機會,他從前做的各種準備催生了這個機會。如果對軍事知識沒有深入的研究,他就不能指揮坦克旅取得斐然的成就。如果意識不到坦克在作戰中的重要性,他就無法組建美國的第一支臨時坦克旅,也許在他仍然不感興趣的司令部無所事事。
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發現,“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人類可以通過改變他們的思想來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決定著你的一生。弱者總是被動地等待時機的降臨,其實有時候就算機會降臨了,他們也未必能夠抓得住;強者則會努力做準備,讓時機出現,然后緊緊抓牢。等來的機會也許會飛走,創造的機會永遠不會跑掉。與其做一個等待機會的投機主義者,倒不如做個創造機會的強者。偉大的業績永遠屬于創造機會并付出艱苦奮斗的人。
拿破侖,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父親給他取名為拿破侖,意大利語譯為“荒野雄獅”,他的一生的確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叱咤風云,登上權力頂峰,而讓他真正嶄露頭角的是一場叛變。1793年,守衛土倫城的一支法國軍隊叛變。叛軍在英軍的援助下,把土倫城守衛得如同銅墻鐵壁。前來平息叛亂的法軍也沒有辦法克服,束手無策。年僅24歲的拿破侖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對指揮官說:“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艦船上的火炮威力不夠,難以對抗英軍的火力。建議您調一些巨型木艦,裝上陸軍用的火炮,來代替這些艦炮,攔腰轟擊英軍。”指揮官覺得拿破侖的方案不錯,就立即任命他為副指揮。經過前期的精心策劃,僅僅用了兩天時間,法軍就將英軍轟得七零八落,最終攻克了土倫城。拿破侖也榮立戰功,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
拿破侖對軍事知識深有研究,他沒有坐等指揮官發現自己的杰出才能,而是瞄準時機創造機會展示自己的出色才智。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待機會只能坐失良機,勇于創造機會才能贏得未來。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智者所創造的機會,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機會的到來有時候是偶然的,而主動出擊可以為自己增加機會,把這種偶然性變成必然性。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譽為“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的喬·吉拉德就很擅于為自己制造機會。在他的銷售生涯中,每當在餐館就餐付賬時,他都會把名片夾在賬單中。當人們買車時,自然就會想起那個曾經遞過名片的喬·吉拉德,這就不奇怪他能創造平均每天銷售6臺汽車的紀錄。
機會的到來取決于很多因素,工作的積極性、想象力、業務知識等都很重要。一個坐等機會的人如果自身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反而會放跑機會。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兔撞在木樁上是偶然的,你不能因為存在這種可能就癡癡等待。隱居的諸葛亮得到劉備的“三顧茅廬”也是因為足智多謀而聲名遠揚,如果諸葛亮空無學識,自然得不到推薦,也沒有幫劉備打天下的機會。諸葛亮自身的學識創造了這個機會。
有些成功者才干并不出眾,但是他們有效地為自己創造了機會,贏得了非凡的人生。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重要機遇就是他自己創造的。他生于海南,1875年隨堂舅到波士頓,在茶店當學徒。其間,他結識了一些在美國留學的好朋友。他們紛紛勸他去學校讀書,由于堂舅的堅決反對,他逃到波士頓港口的一艘政府緝私船上。船長被他的學習熱情所感動,把他介紹給一些熱心的教會人士,其中一位將軍資助他進了一所教會學校讀書。完成學業后,他回國從事工商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革命先驅孫中山一見如故,后為革命事業傾盡家產,幫助孫中山完成了辛亥革命。
在職場上,很多人經常抱怨沒有機會。其實,機會是可以創造的。你的老板不會無緣無故地看重你,你也不會無緣無故地被晉升,工作成績是你最好的名片。當上級發布任務,如果你覺得你的能力完全能夠勝任,就要當仁不讓,努力爭取這份任務并全力以赴將它完成,老板的每一次滿意就為你增加一個晉升的籌碼。當你發現工作用新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時,就要毫不猶豫地創新。要知道,老板贊賞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為他們在想盡一切辦法為公司做出貢獻。
與其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一個人要學會創造機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奮努力讓機會降臨,奏響成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