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民國時期的大覺寺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經濟凋敝,社會動蕩不安。大覺寺雖然年久失修,香火冷落,但是游人仍然不少。每到夏天,北京城內的許多人都必來此處,其中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許多老師和學生。特別是妙峰山廟會期間,大覺寺是妙峰山中路進香的必經之地,因此成為眾香客中途休息的地方,異常熱鬧。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大覺寺的客房中度過了新婚之夜。1934年4月17日朱自清偕夫人陳竹隱與陳寅恪、俞平伯一同來到大覺寺踏青賞花,隨即賦詩。朱自清為大覺寺的玉蘭花寫了一首《游戲之作》:“大覺寺里玉蘭花,筆挺挺的一丈多;仰起頭來帽子落,看見樹頂真巍峨。像寶塔沖霄之勢,尖兒上星斗森羅。花兒是萬枝明燭,一個焰一個嫦娥;又像吃奶的孩子,一支支小胖胳膊,嫩皮膚蜜糖欲滴,眨著眼兒帶笑渦。上帝一定在此地,我默默等候撫摩。”
1937年,大覺寺這座千年古剎因地處平西革命根據地的前哨陣地——北平西北郊,成為游擊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抗日軍(西山游擊隊)于9月8日在黑山扈與日軍激戰,取得擊落日軍飛機一架的輝煌戰果。黑山扈戰斗以后,國民抗日軍的指揮部就設在大覺寺。當時國民抗日軍已近3000人,分三個總隊,一總隊駐門頭溝、長辛店等地,二總隊駐溫泉,三總隊駐清河一帶。國民抗日軍在北平西郊廣大農村開展群眾工作,發展武裝力量,打擊日偽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