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安全年度報告:監測預警 2015
- 顧海兵 段琪斐 霍仕胤等
- 1647字
- 2019-12-27 18:20:27
1.1 經濟安全研究的歷史
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從最初提出到今天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細數這些過往時光中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安全問題研究起源于美國和日本。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就有學者開始關注經濟安全問題。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根據日本自身的情況,研究了其生存空間與經濟安全問題。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與日本的學者以及政府機構對這一問題的熱情不減,一系列的學術著作和研究報告相繼出版,使得經濟安全問題研究出現了一個高潮。可以說正是在美日學者的推動下,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開始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
第二階段:經濟安全問題研究從理論走向實踐。時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時,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在美國,1993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將經濟安全視為他的六大對外戰略之首。1994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第一次將經濟安全確定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三大目標之一。近年來,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任期內分別于2010年和2015年發布了兩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0年的報告稱,“我們努力的核心是致力于復興我們的經濟”,以及“將傳統盟友擴展到中國、印度等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在2015年的新報告中則提出,要“利用美國強有力并且持續的領導地位來促進美國國家利益,普世價值和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提供了愿景和策略”;在經濟方面要通過五個方面塑造“強健的、創新的、持續增長的美國經濟”。另外,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于2001年成立的特設機構。這一機構每年向國會提交相關報告。在2014年度的報告中,其認為美中安全關系有所惡化,中國軍事現代化正經歷快速發展,而美軍卻在計劃裁員。在地區秩序方面,中國開始挑戰美國作為東亞地區主導力量的地位,倡導一種由亞洲國家領導、中國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安全架構。同時在經濟方面,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安全也存在潛在的不利影響。在俄羅斯,俄羅斯1996年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經濟安全戰略》,1997年出臺了《國家安全構想》,明確了其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和國家安全基本構想。2000年時,俄羅斯又對1997年出臺的《國家安全構想》進行了修訂與補充。2009年出臺的《2020年前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是目前最新一版的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這一安全戰略主要突出了兩個重點。一是重視傳統安全威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及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問題在其中依然受到高度重視。二是突出經濟安全問題,由于俄羅斯經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新版戰略中,經濟安全問題超過了傳統安全問題,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日本,經濟安全研究將重要物資的穩定供應作為其經濟安全戰略的著重點。印度也提出了本國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路,認為只有經濟獨立才有經濟安全,并認為應在此基礎上發展綜合國力。
第三階段:經濟安全問題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遍地開花。20世紀90年代后期,經濟安全問題在世界上普遍得到了重視。不僅此研究的發源國美國和日本對其持續關注,而且法國、英國、俄羅斯、印度等國都有專門的機構對經濟安全進行專門的研究。我國也在這個時間段加入到了該領域的研究隊伍當中。
從經濟安全問題研究的歷史中可以看到,這一問題的研究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另外一個概念,即國家安全的概念。可以說,正是對于國家安全問題研究的具體化和深入化,才產生了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詳細論述國家安全問題的研究顯然不是本報告的任務,我們在這里僅僅從國家安全觀的轉變來看其中經濟安全研究的來龍去脈。
以冷戰結束為界,可以將國家安全觀分為傳統安全觀和綜合安全觀。所謂傳統安全觀,是將關注點集中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上,將威脅安全的因素鎖定在外部,注重軍事保護和提高實力。而綜合安全觀則是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將關注點的范圍擴大,不僅包括原有的主權安全、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而且還包括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等。威脅安全的因素既來自外部也存在于自身內部。其中的經濟安全是所有安全的基礎,故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看到,經濟安全的研究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國家安全研究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