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易風文集(第八卷):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
- 吳易風
- 1902字
- 2020-08-19 17:54:48
一、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不是同一學科
20世紀90年代,我國除了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之外,還出現了經濟學教科書。一家出版社把一部經濟學教科書列為全國高等學校經濟類各專業(yè)通用基礎課教材。這部經濟學教材的主編在“編者的話”中說:“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及經濟類其他學科的基礎。”編者的話很清楚,經濟學既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同時又是經濟類其他學科的基礎。這就向理論經濟學研究工作者和教學工作者提出了以下根本性的問題: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同一學科,還是兩門不同的學科?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是什么關系?存在不存在成為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的經濟學?
要正確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回顧一下政治經濟學史或經濟學史。
政治經濟學已有很長的歷史。政治經濟學一語出現于1615年。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yè)時期才產生的。被馬克思稱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英國政治經濟學之父”的威廉·配第,在1691年出版的《愛爾蘭的政治解剖》中使用了政治經濟學一語。繼配第之后,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多次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科學用語。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時期和完成時期,詹姆斯·斯圖亞特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和大衛(wèi)·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都在書名上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科學用語。除了古典經濟學家的著作之外,被馬克思列入庸俗經濟學的馬爾薩斯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約·雷·麥克庫洛赫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讓·巴·薩伊的《政治經濟學概論》等書名,也全都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用語。
在馬克思主義奠基人的著作中,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二者是在相同的意義上被使用的,具有相同的內涵和外延,可以互用。在《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和談話》中,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二者也是在相同的意義上被使用的。
在西方政治經濟學史或經濟學史上,H.D.麥克勞德1875年的《什么是政治經濟學?》一文建議將政治經濟學改為經濟學。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在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第二版中贊成麥克勞德用經濟學代替政治經濟學的主張。但是,他這部著作仍然保留了“政治經濟學理論”
這一書名。該書直到最后一版書名才被改為“經濟學原理”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雖然書名用經濟學,而不再用政治經濟學,但書中仍然有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的提法。與此相似,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書名也用經濟學而不用政治經濟學,然而書中也有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的提法。可見,馬歇爾和薩繆爾森都把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看做同義語。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出版的大型辭書《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沒有把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分成兩個獨立條目,而是合為一個條目——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and Economics)。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出版的大型辭書《社會科學概覽·經濟學系列》也沒有把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分成兩個獨立條目,而是合為一個條目——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
更值得注意的是,被西方經濟學界認為具有權威性的《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強調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現在仍然是同義語:“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今天,‘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兩個名詞都還存在。自它們產生以來,含義都有所變化,然而,兩者基本上可以看做同義語。”
自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以來,始終存在兩種對立的經濟理論體系:一是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一是代表資本主義社會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和西方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這兩大經濟理論體系不僅具有不同的階級性、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價值判斷、不同的歷史觀,而且還具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不同的觀點和理論體系。即使是對同一具體問題,也有很不相同的分析和結論。
今天,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一般被稱為政治經濟學,代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一般被稱為西方經濟學;在西方國家,我們的政治經濟學一般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代表西方國家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則被稱為經濟學。同一經濟理論體系在不同性質的國家具有不同名稱,這反映出不同的經濟理論體系在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政治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應是經濟類各學科的理論基礎;在資本主義國家,代表西方國家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經濟學即西方經濟學是主流經濟研究領域各學科的理論基礎。
分析到這里,可以得出結論:無論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看,還是從西方國家的視角看,也無論是從歷史看,還是從現實看,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都是同義語,具有相同的含義,可以互用。因此,“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這一論斷沒有任何根據。
- 解密阿里“戰(zhàn)略三板斧”(《商業(yè)評論》2019年7月號)
-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 平臺經濟:新商業(yè) 新動能 新監(jiān)管
- 項目管理理論與實務
- 對自由市場的兩種理解:芝加哥學派與奧地利學派的比較
- 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14)
-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稿(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 “絲綢之路經濟帶”與相關區(qū)域合作機制研究(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21世紀生態(tài)經濟學
- 產權財務論
-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十論(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書系)
- 創(chuàng)業(yè)型經濟理論及就業(yè)研究
- 美國金融體系:起源、轉型與創(chuàng)新
- 債
- 消費互聯(lián)網和產業(yè)互聯(lián)網:雙輪驅動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