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中國老年人的收入狀況

一、研究背景

在養老問題中,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和經濟(生活)來源是一個核心問題,一直為政府、社會所重視。因此,在養老需求的各個層次中,經濟供養成為最為基本的問題,是“六個老有”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在過去的研究中,學者對老年人的收入狀況、收入(生活)來源、家庭內部經濟交換、貧困、保障等問題給予大量關注。畢竟,老年人的經濟狀況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宋健,2006)宋?。骸吨袊r村人口的收入與養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影響著老年人群的居住方式、消費水平、休閑方式、心理健康等。研究發現,入不敷出的經濟困境可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導致精神疾?。ㄈ缫钟舭Y)的發生(梁兆暉等,2010)梁兆暉、郝元濤、王耀富、歐愛華:《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個人收入關系的研究》,載《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5)。。并且,不同的經濟來源對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不同的影響(楊宗傳,1998)楊宗傳:《老年人口主要經濟來源與老年期生活》,載《人口與經濟》,1998(5)。。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經濟狀況以及主要生活來源是認識中國養老問題與制定有關政策的重要基礎(杜鵬、武超,2006)杜鵬、武超:《1994—2004年中國老年人主要生活來源的變化》,載《人口研究》,2006(2)。。

老年人的經濟狀況由其自身的不同狀況(性別、年齡、身體、文化等)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所決定。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老年人的代際更替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體現在老年人的職業特征、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等各個方面;從宏觀上來講,我國社會經濟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均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改善,社會保障覆蓋率不斷擴大,特別重要的是,政府和社會對于老年問題尤其是老年人的經濟保障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民政部頒發的《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對老年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提出要堅持民生優先,推進基本社會服務均等化,提高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促進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所有這些,對老年人的收入狀況和收入來源無疑有著重要的影響,需要人們去深入研究,認真總結。

對老年人收入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老年人的收入狀況、收入來源和影響收入的因素。

在收入狀況方面,全國老年人口、城市老年人口內部和農村老年人口內部的收入差異是非常大的(伍小蘭,2008)伍小蘭:《中國老年人口收入差異研究》,載《人口學刊》,2008(1)。,并存在城鄉、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王樹新,1989)王樹新:《中國老年人口收入分析》,載《中國人口科學》,1989(6)。。城鎮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好于城鎮居民平均水平,農村老年人卻相反(鐘英蓮,2000)鐘英蓮:《廣州老年人口收入現狀及差異分析》,載《統計與預測》,2000(1)。;年齡越小,收入狀況越好,高齡老年人的收入狀況最差(伍小蘭,2008);男性老年人的收入要遠遠高于女性老年人(伍小蘭,2008;鐘英蓮,2000;石燕,2009石燕:《社會性別視野下的老年女性養老經濟收入研究——以鎮江為例》,載《南方人口》,2009(1)。);與配偶同住的老年人收入狀況最好,喪偶和未婚者最差(伍小蘭,2008);與配偶同住的老年人的經濟狀況要好于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愛德華·帕默、鄧曲恒,2005)愛德華·帕默、鄧曲恒:《中國經濟轉型對老年人收入的影響》,載《中國人口科學》,2005(6)。。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伍小蘭,2008;鐘英蓮,2000)。不同政治面貌老年人的收入差異也很顯著。在城市,政治面貌為民主黨派的老年人收入最高,次之共產黨員,群眾的老年人收入最低;農村的情形又不太一樣,黨員老年人較高,民主黨派的較低,群眾的最低(伍小蘭,2008)。不同離退休單位性質的老年人收入差異顯著。收入狀況最好的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三資企業的退休職工,其次是國有企業退休職工,較差的是股份制企業、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退休職工(伍小蘭,2008)。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員、社會地位高的人員,其收人水平較高,而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業收入水平較低(鐘英蓮,2000)。

對老年人經濟來源進行大規模調查,最早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1987年進行的抽樣調查,其結果表明,老年人收入來源存在城鄉、性別和年齡差異,“三大支柱”(離退休金、家庭成員供養和勞動收入)在不同老年人的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同(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1988)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載《中國人口科學》, 1988(4)。。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1992年的調查結果也得出相似的結論(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1994)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數據匯編》,北京,華齡出版社,1994。。城市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是離退休金,農村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支撐是經營性收入(伍小蘭,2008;胥莉,2002胥莉:《轉型期城市老年人口收入狀況的分析》,載《生產力研究》,2002(6)。;王樹新,1989;鐘英蓮,2000)。但是,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子女供給仍然是老年人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鐘英蓮,2000)。杜鵬和武超利用國家統計局在1994年和2004年進行的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對老年人的經濟來源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分析,發現1994年男性老年人收入來源比較分散,在勞動收入、離退休金和子女供養上都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女性老年人經濟來源主要集中在子女或其他親屬供給上(杜鵬、武超,1998)。朱旭紅的研究發現,浙江省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明顯低于男性老年人(朱旭紅,2011)朱旭紅:《浙江省老年人收入狀況的性別差異》,載《浙江學刊》,2011(2)。。錢雪飛利用江蘇省南通市1440位城鄉老年人的數據進行分析,也得到相似的結論(錢雪飛,2011)錢雪飛:《城鄉老年人收入來源的差異及其經濟性影響》,載《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1)。。也就是說,老年女性的主要收入來源更可能來源于外界,對家庭其他成員的經濟依賴程度遠遠高于同地域的男性老年人,在經濟生活的自立性、獨立性上遠遠弱勢于男性老年人(石燕,2009;朱旭紅,2011)。老年人的經濟收入來源與其年齡構成有密切關系,不論是男性或女性老年人都有一個相同的趨勢,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靠自身取得收入的比例下降,從子女及親屬取得收入的比例上升(王樹新,1989)。

在收入的影響因素上,不同人口特征(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和不同社會經濟特征(受教育程度、職業、政治面貌)的老年人群之間的收入差異是十分顯著的,同時結構性因素(戶口類型、退休單位的性質)對老年人收入水平也有著顯著影響(伍小蘭,2008)。在老年人的收入中,子女供給在老年人收入來源中往往占有較大份額,研究顯示,老年人的子女仍然是父母養老保障的提供者,尤其是當父母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Lee等,1998)Yean Ju Lee and Zhenyu Xiao, Children's Support for Elderly Parent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Gerontology,1998(13).。子女數對老年人供養有重要影響(郭志剛、張愷悌,1996)郭志剛、張愷悌:《對子女數在老年人家庭供養中作用的再檢驗——兼評老年經濟供給“填補”理論》,載《人口研究》,1996(2)。。但是,這也受到國家幫助水平(社會保險等)的影響(郭志剛、張愷悌,1996;李珍,1998李珍:《論城市家庭在老年經濟支持制度中的作用》,載《經濟評論》,1998(6)。)。性別是影響老年人收入來源的顯著因素(石燕,2009)。教育是老年人收入的重要影響因素(愛德華·帕默、鄧曲恒,2005)。文化水平越高,收入越高(鐘英蓮,2000)。老年人年齡和收入成反比(胥莉,2002;鐘英蓮,2000)。有無離退休金及其高低是造成城市老年人收入差異的最主要根源(伍小蘭,2008)。

本部分所用數據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2011年的數據,使用的是“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11年度中國老年人狀況追蹤調查”該調查在全國25個省市展開,樣本量1116位老年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488人,平均年齡70.5歲。;2005年的數據,使用的是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15%);2010年的調查數據來源于《中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電子版)。詳細數據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為便于比較分析,按照收入將老年人人群五等分,其中,最后的20%被定義為低收入老年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绵竹市| 泰宁县| 苗栗市| 花莲县| 宁阳县| 德州市| 阳春市| 宜丰县| 平昌县| 廉江市| 盐源县| 宁德市| 嘉峪关市| 冕宁县| 龙岩市| 北票市| 贡觉县| 大洼县| 南平市| 莱西市| 合肥市| 昌宁县| 赤峰市| 龙门县| 杭锦旗| 梅河口市| 新巴尔虎右旗| 孝感市| 青岛市| 峨眉山市| 南乐县| 宝清县| 金门县| 庆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渑池县| 金华市| 桐梓县| 遵化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