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的絕筆畫是哪一幅?

牡丹圖
這個問題,以前很多人都提出來過,回答的版本也有很多,一直沒有定論。
齊佛來提到過,祖父一直到逝世的前半月還畫了一幅《牡丹圖》,那大概就是他的絕筆了。
齊良遲、齊良已分別在回憶錄里寫到,白石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經常顫顫巍巍走到畫案前,拿起畫紅色的那支筆,飽蘸洋紅。他們就知道要畫牡丹了。白石先生晚年,尤其是最后的那段時光,牡丹是他經常畫的題材,牡丹的那種艷麗是他非常喜愛的。
從這些回憶錄看來,白石先生的絕筆之作可能就是《牡丹圖》。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白石先生的最后一幅畫是《葫蘆》。有一個叫張仃的大畫家收藏了齊白石先生畫的這幅《葫蘆》。20世紀50年代白石先生去世以后,在著名的“白石遺作展”上,所有作品都是按照創作年代來排序的,而晚年的那幅《牡丹圖》并不是最后一幅,最后一幅是這件《葫蘆》。甚至落款的年齡也似乎有所印證,但另一方觀點認為白石逝世時是“九十七歲”,誤寫成“九十八”只能解釋為齊老晚年糊涂的筆誤。
所以,《牡丹圖》和《葫蘆》,到底哪一幅是白石的絕筆之作?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
無論是《牡丹圖》還是《葫蘆》,齊白石晚年的作品俱透著滄桑,藝術成就已“人畫俱老”。

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