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蝦須有何奧妙?
大家都會說,齊白石先生的畫,代表了中國畫的意境,代表中國畫的風格。到底什么地方能夠體現出來?咱們不往大里說、不往空里說,就說白石先生的經典題材——白石蝦。
如果說,同樣一個命題,蝦在水里游,讓西方人來畫,該怎么畫呢?我覺得,西方的油畫大師他可能畫波光粼粼的水面下,一群蝦游了過來。我相信也是非常生動的、非常寫實的,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中國畫,您發現了沒有:白石先生畫的蝦,畫面里有水么?齊先生根本就沒有畫水。但是您再想,您會懷疑這群蝦沒在水里游么?不會。這中間關鍵在哪兒呢?
曾經我跟一位外國朋友有這么一段對話,我問他:你說這白石先生的蝦是在哪兒游?他說這一定是在水里游。我說你給我指出來水在哪兒?上面可有水紋?他想了半天,說:確實是沒有水紋,可這到底是為什么啊?我告訴他:您看這細節,白石先生其實是畫了水的,您往白石先生畫的蝦的須子上面看。蝦的須子是有動態的,蝦在游動的時候,遇到水的阻力以后形成了這種弧度,而水就在這兒體現了。
這種含蓄、這種感覺,就是咱們中國畫那種味道!這種味道,是真正的韻味所在。所以,白石先生這一個簡單題材,就能說明咱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了。這是一個很有禪意的結論。中國畫和西洋畫最大的區別在哪兒?可能這個密碼就藏在白石先生畫的蝦須里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