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國的票據法律法規與行政規章

我國已成為市場經濟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市場經濟國家的秩序維護主要是依靠法律。其法律體系通常都是由公司法、民商法、合同法和票據法構成的,它規范了單個企業的組成、經營、市場交易規則、合同的履行、債權債務的管理和融資結算等具體行為。票據法是所有市場經濟國家經濟法體系中的支柱法律之一。

一、票據法不同于民法上債權債務的轉讓、流動條件

為了保證便利與促進票據的正常流通,票據法上債權債務的流通規則是不同于民法的:

(1)按照世界各國的民法或合同法上的債權,一般債權轉讓都必須通知債務人。如果原債權人轉讓其債權時沒有通知債務人,債務人仍應向原債權人清償債務,受讓人無權要求債務人清償債務,但是按照票據法通常的規定:轉讓票據上的權利無須通知債務人,讓與人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把票據按照合規的背書交給受讓人,債權轉移遂告成立。受讓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票據規定的條件清償債務,債務人不得以不知轉讓事宜為由,拒絕受讓人提出的清償債務的要求,債務人也不得堅持向原債權人清償債務。

(2)為了保障已支付對價而善意取得票據的受讓人的權益,各國的票據法還規定:票據上的權利一經轉讓,已支付對價而善意取得票據的受讓人的權利優于讓與人的權利。無論是該票據的出票人還是讓與人的任何前手,一般都不能以對抗讓與人的抗辯事由對抗善意的持票人。這一點與民法或合同法上的債權轉讓也有著重大的差別。

(3)普通民事法律規定債權轉讓的原則是:讓與人只能轉讓自己享有的權利,不能轉讓自己本來不享有的權利;如果讓與人把不屬于自己的權利轉讓給受讓人,那么受讓人是不能取得優于讓與人的權利的,這樣債務人便能夠用對抗原債權人(讓與人)的事由,對抗新的債權人(受讓人)。而票據法的規定明顯與此不同。

二、我國《票據法》的特點

我國在制定《票據法》時,市場經濟遠不像今天這樣發達,舊計劃體制積累的潛在后果尚未能徹底釋放,行政干預的痕跡還存在。從現在來看其立法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其許多規定與國際通行的慣例存在差別,因此仍需修改和完善。其特點有:

(1)體例上采取三票合一的形式,即將匯票、本票、支票集中到一部法律中進行統一規定。

(2)結構上以票據種類為主題框架,用票據行為作主線,融票據的權利、義務于其中。

(3)按國際通行做法對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這5種行為進行規范。

(4)對票據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對喪失票據的補救措施實施統一。

(5)促進票據流通,在限制付款人對轉讓而取得票據的抗辯、保護善意持票人的票據權利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6)對涉外票據的適用做了規定。

(7)對票據犯罪的刑事責任內容進行細化,便于具體追究。

三、圍繞著《票據法》而形成的法規與行政規章

圍繞著我國《票據法》的頒布,國務院和具體職能部門又部署了一批法規和行政規章對其進行詮釋,便于實體部門和經濟組織的可操作。這些重要的法規與行政規章,是涉及票據和票據部門的銀行業務人員必須了解的:

(1)《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是為了普及和實施《票據法》,對國內的經濟組織、企業和機構提出的一些操作性問題,主管部門給予明確。經國務院批準,以中國人民銀行令的形式發布。《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明確:票據的格式、聯次、顏色、規格以及防偽技術要求和印制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

(2)《支付結算辦法》是以《票據法》為準繩,管轄我國票據操作、支付結算、投融資的具體辦法。分為:總則、票據、信用卡、結算方式、結算紀律與責任、附則。在其第九十二條至第九十五條中,對商業銀行的貼現、轉貼現等操作制定了具體的規則。

(3)《支付結算會計核算辦法》是與《支付結算辦法》配套的重要文件。它從操作層面對《支付結算辦法》進行了細化和具體規范。在結構上分為11部分,就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的會計核算手續進行了規定,對支付結算業務收費和罰款、查詢查復基本要求和處理手續進行了規定,并對空白重要結算憑證管理提出了要求。

(4)《關于印發〈支付結算業務代理辦法〉和〈銀行匯票業務準入、退出管理規定〉的通知》。這是中國人民銀行以[2000]176號文發放的又一重要文件,它把兩個重要命題以一個通知的形式下發。《支付結算業務代理辦法》規范了商業銀行雙方之間(一方委托另一方)辦理支付結算業務的行為。《銀行匯票業務準入、退出管理辦法》對簽發銀行匯票的商業銀行資格制定了準入條件、退出的規定。在這個文件中還規定了銀行匯票的簽發程序。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因為票據的流通和背書涉及整個社會經濟的各個單位,《票據法》頒布后,所涉及的票據糾紛案件便日益增多,我國的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在2000年2月24日的第1102次會議上通過了法釋[2002]32號的重要法規。

《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宗旨是:正確運用《票據法》,公正、及時地審理票據案件,保護票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秩序與金融安全,根據《票據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做出主要規定。

該規定共計七十六條明確了:(1)受理和管轄;(2)票據保全;(3)舉證責任;(4)票據權利及抗辯;(5)失票救濟;(6)票據效力;(7)票據背書;(8)票據保證;(9)法律適用;(10)法律責任。

其最著名的與商業銀行票據經營有關聯的第五十六條,成為商業銀行普為關注的重要條文:

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向其非開戶銀行申請貼現,與向自己開立存款賬戶的銀行申請貼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是,持票人有不純動機或與貼現銀行進行惡意串通的除外。

它清晰地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如果為非存款賬戶的客戶辦理票據貼現,與自己開設存款賬戶的客戶貼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我國重要的票據法律法規一覽表見表1-2。

表1-2 我國重要的票據法律法規一覽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平阴县| 米林县| 略阳县| 周口市| 晋中市| 都昌县| 凌云县| 保定市| 神木县| 白玉县| 肇庆市| 儋州市| 崇阳县| 星子县| 大安市| 陵川县| 股票| 五家渠市| 邳州市| 寻乌县| 乌什县| 弥渡县| 蒙阴县| 贺州市| 福海县| 长乐市| 静乐县| 泾川县| 淮阳县| 皋兰县| 调兵山市| 台北县| 洪泽县| 信丰县| 红原县| 江孜县| 康平县| 武穴市| 始兴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