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讓人文精神在作文中張揚

作文的本質是一個精神自由空間的開拓,老師本身必須有自我生命情感的主體投入,必須以此來喚起學生的激情,激發其寫作欲望,讓學生通過作文這個途徑,由自發到自覺地進行人文關懷,倡導人文主義,弘揚人文精神。

教育的外延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科學教育,科學給人以智慧,但那是冷慧。用科學鑄造的刀劍,可以殺死蟊賊,也可以傷害良善。一種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點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共生,以及人與人的關愛,總之,它給人的是熱情。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這就注定我應該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做點什么。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人文載體的作文,不能也不可能無視紛繁蕪雜、變化多端的社會生活。用作文培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對人類、自然、宇宙的大關懷,并由此煥發出內在與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以及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這些寶貴而美麗的精神素質,是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始終在摸索、探尋的課題。“作文教學如何構建德育的支點?”這是經常縈纏于我心的問題,為此,我做過不少嘗試,有些確實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以下幾個教例,體現了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如何在作文中得以張揚的。

例一:《可可西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好電影。中國最早的環境保護者們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為保護藏羚羊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我組織學生們觀看了這部電影。可以看出,他們被震撼了,有的孩子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于是,我設計了一道作文題,讓同學們以擬人化的方式來展示一只藏羚羊——央金(一個美麗的藏族少女的名字)的故事:她的昨天和今天,她的種族和家庭,她的命運和未來。我要求同學們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來抒寫央金的哀怨和悲憤、幸福和希望,打開她的內心世界,抒發她的情懷。我在作文課上宣講了要求,學生們立即激情涌動,當堂完成了作文,佳作如潮。其中,有的以心理描寫為主,展開豐富廣闊的想象,描繪了一群美麗的藏羚羊在廣袤無垠的可可西里的生活畫卷;有的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央金的三個生活片段連綴起來,最后以倒在偷獵者的槍下而告終……總之,同學們的作文,寫作技巧有高下,語言表達有優劣,但是,全都充滿純真的感情——而這實際上就是對人性的思考,就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就是對熱愛地球家園、保護動物朋友的環保理念的最好詮釋。所以,我給了絕大多數同學的作文以很高的評價,大家也因為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以后的周記隨筆中,不可抑制地又連續寫了很多有關環境保護題材的文章,如《與自然同行》《小草在歌唱》《母親河的訴說》等。作文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學生暢談思想、張揚個性的平臺。

例二:《敬畏生命》是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中表達了對一只飛蛾的頑強生命的贊嘆,并譴責了當今人類不人道地對待某些動物的做法。在每月一次的讀書討論會上,學生們對此爭論得很激烈。有人說,那老鼠該不該打?有人說,那我們生物課上為什么還解剖動物?(幾年前生物課還允許解剖動物)還有人說,那我們還吃不吃雞?看到學生興趣盎然,我趕緊抓住這個難得的好機會,讓他們每人寫一篇作文,或發表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或敘寫一段自己與此有關的經歷。任務布置后,學生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涌現出一批相當有見解、有感情的好文章,如《“殘酷”的生物課》《別把雞捆得太緊》等。其中一篇《捕鼠記》,又一次引起了全班的爭論,而這樣的爭論,正是學生們樹立、探討人文精神的過程。這位同學寫在農村姥姥家抓老鼠的經歷,重點描寫了小老鼠被夾在鼠夾上時絕望、無助和恐懼的表情,并寫了大老鼠——這只小老鼠的爸爸怎樣舍身救自己的孩子,又怎樣被人一起捉住的過程。文章明顯流露了對這對老鼠父子的同情。在班上讀過此文,教室里立即炸開了鍋,當然,爭論圍繞著“老鼠作為人類的天敵,該不該同情?”這個問題展開。我在這里要說的,并不是這個問題本身(我沒有下結論,即使我仍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老鼠有害于人類,應該消滅)。使我真正感到高興的是學生在作文中對老鼠的觀察,是對生命的關注,是對一切生靈,特別是對弱小生命的珍視。對這些動物臨死前痛苦的掙扎所油然而生的悲憫之心,也正是出自對宇宙中別的生命所本有的和應有的善良之性。另外,對生命間親情(如大老鼠對小老鼠的父愛)感同身受的體驗也真切自然地洋溢于他的筆端。所以,這樣看來,作文是描畫心靈的,而人文精神的培養,也可以通過作文來體現。

例三:“床前小兒女,人間第一情。永遠與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父母心。”這是張也唱的《人間第一情》。現在已經沒有幾個學生會喜歡這樣的歌了,可是它可以為我所用,在講評《目光》這篇作文時,我播放了這首歌。父母親情,在作文中經常會被同學們或無關痛癢、或無病呻吟地寫一寫,既不感人,也不真切。其實,人文精神提倡人與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理解和溝通。心中沒有關懷,沒有大愛,怎會理解憂慮、牽掛和擔心?怎會理解深沉的父母之愛?我讓一名同學朗讀了她的文章,她滿懷深情地敘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緊張的期末考試前,她約了兩個同學去滑旱冰。走在街上,她突然發現一家小店里射來父親那道火辣辣的“目光”——他是在跟蹤女兒,接下來是質問、爭吵、賭氣、對峙。終于有一天,當她關在房里不吃飯時,門開了,父親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條走了進來,她又看到了,父親那渾濁、略帶無奈而又貯滿關愛的“目光”——“其實,父親永遠都是父親!”當她讀到這里時,聲音有些哽咽。教室里靜得出奇。我知道,這時同學們受到了愛的感召,我示意這個同學坐下,然后說,現在請大家給這篇文章加上一個結尾,讓它更感人,更讓人回味。一個同學這樣寫道:“我知道,有一天,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到天涯海角。可是,可是我怎么能夠走出這人間第一情,走出父親那道永遠的目光呢?”作文包含著人間真情,父母真愛,像一泓清泉流進了學生的心田。

以上三個教例,體現了用作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幾年的摸索中,我逐漸總結出,要使作文能擔當這個任務,有幾點原則,教師應該關注并遵循:

(1)應正確認識到作文這一教學內容的特點,充分體現作文本身的主體性。語文學科本身就以“立人”為一項基本職責,而作文,又更偏重于感性,注重心靈的啟迪與開發。作文的本質是精神自由空間的開拓,老師本身就必須有自我生命情感的主體投入,必須以此來喚起學生的激情,激發其寫作欲望,讓學生通過作文這個途徑,由自發到自覺地進行人文關懷,倡導人文主義,弘揚人文精神。從而,通過作文來培養學生優秀的精神素質。

(2)教師的教學觀念與專業知識要不斷更新。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教師是主導,如何能發掘作文中的人文思想,如何引導學生去主動體驗、關注生活、愉快地寫出具備人文特點的文章是教師應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如果禁錮在傳統式應試作文的枷鎖中,埋頭于較為程式化的作文常規,則無法實現這一愿望,也無法在作文教學中得以突破。教師應該站在時代的前沿,時時更新觀念和專業知識,在作文的廣闊天地中自由翱翔。

(3)學生的個體感受應予以高度重視。學生一方面是教學的客體,另一方面又是求知的主體。學生作文也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創作者本身由于自身的個體差異,感受不會是一致的。就層次論,有深有淺;就角度論,見仁見智。教師,就是應該特別珍視、尊重并大加鼓勵這些不同的感受,使學生受到激勵,這樣,才可能在作文中出現更多元化的思想,有更健康、更可喜的立意,讓人文精神在作文中得以真正的張揚。

總之,作文與做人,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而倡導人文,呼喚良知,是我們當今社會,乃至全人類發出的共同呼聲;在語文教育教學積弊已深的今日,認真地思考弊之所由,探索、開掘出一條條新路,應該是我們青年語文教師的不懈追求。所以,將作文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讓學生抒寫真我,放飛心靈,讓人文精神在作文中張揚,可以說,這是在我并不算長的從教生涯中,值得驕傲的一抹亮色,能在此暢言,乃一大幸事!

語文組
穆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内黄县| 拉萨市| 陆河县| 谷城县| 怀化市| 潍坊市| 田林县| 虎林市| 五家渠市| 阜宁县| 余姚市| 沙湾县| 呼图壁县| 积石山| 南投县| 漯河市| 康保县| 商水县| 卓资县| 西吉县| 余姚市| 霞浦县| 林芝县| 义马市| 吴忠市| 含山县| 陆川县| 故城县| 临邑县| 竹北市| 宁河县| 潮安县| 长岭县| 江山市| 宁阳县| 钟祥市| 武陟县| 沁阳市| 林芝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