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會計對稱性

會計對稱性將對稱概念引入會計領域,它反映了會計準則制定和會計實務處理中應遵循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體現(xiàn)了經濟活動的規(guī)律,能使會計信息更真實地反映經濟現(xiàn)象,為決策提供更加客觀真實的依據(jù)。會計對稱性概念不是對稱概念的簡單移植,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將其他領域對稱理論研究的精髓與會計準則制定有機結合,目的在于更好地闡述存在于會計領域中的規(guī)律。

趙西卜(2004)指出,會計對稱性是會計主體就其會計信息生成與報告而言,在記錄經濟交易、反映財務狀況方面具有的外部和內部的信息一一對應關系。按照會計信息生成過程,會計對稱性包括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對稱性和會計報告的對稱性。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對稱性又可分為靜態(tài)對稱和動態(tài)對稱。其中,靜態(tài)對稱主要是指單一會計主體內部某一時點的平衡關系,最典型的就是復式記賬的理論基礎即資金平衡關系。動態(tài)對稱包括外部對稱和內部對稱。其中,外部對稱是指交易雙方對同一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初次確認和計量的對等性,包括:投資與受資,債權與債務,收入與成本、費用等,其表現(xiàn)特征是:交易主體雙方在初次確認和計量時要滿足依據(jù)相同、解釋對應、時間一致、項目對稱、金額相等五個條件。內部對稱是指同一會計主體發(fā)生逆向業(yè)務時應采用與正向業(yè)務相反的會計處理方法,對相同或同類經濟業(yè)務采用相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這種對稱性主要表現(xiàn)為提取資產減值與資產減值轉回,接受捐贈與轉捐贈,銷售與銷售退回等。本書將不符合上述原則的會計準則規(guī)定和會計實務處理視為會計不對稱現(xiàn)象(見表2—1)。

表2—1 會計對稱的類型與不對稱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4

資料來源:趙西卜等(2012),略有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淄博市| 文昌市| 宜章县| 永顺县| 安图县| 白银市| 青浦区| 东光县| 广宗县| 冕宁县| 海安县| 濉溪县| 乐至县| 华安县| 陕西省| 桓台县| 安化县| 湘乡市| 库车县| 阿鲁科尔沁旗| 额济纳旗| 泰来县| 龙口市| 吉首市| 惠东县| 江口县| 茶陵县| 当涂县| 米易县| 怀宁县| 柳州市| 鄄城县| 察雅县| 如皋市| 南澳县| 航空| 西安市| 承德市| 简阳市|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