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二 價值投資的悠然堅守者
哈佛大學前校長、經濟學家薩默斯說過:當今最成功的人,他們最特別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而在于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在于他們能把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們能夠發現人們從前看不到的模式。
什么是思維方式不同?薩默斯沒有具體解釋。我的理解,就是看待問題的專業角度不同,對事物的定義、量綱不同,以及看待事物的原理不同。例如,金融學與會計學看待問題就很不同;同樣做投資,短平快思維和持續成長價值思維也會大相徑庭。短平快的投資思維難以孵化出亞馬遜、京東。
這些年,各種投資基金業績年度排行榜上,價值投資者往往受到嘲諷。李馳能內心淡定,無懼波動,不去攀比,耐心堅守,源于他洞悉股票市場運行的規律和法則。這是智者的特質。洞悉了規律和法則,就敢于推翻常識和直覺,就能夠厘清困惑和克服恐懼。
大學運動會的長跑比賽有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前幾圈跑第1名的人,最終并不是第1名。最終的第1名是熟悉長跑規律,按照自己的節奏分配速度,勻速前進,最后幾圈加速沖刺的人。
李馳在股票市場浸淫20多年,經歷過多個經濟景氣周期和股票市場波動周期,在看似無序、隨機漫步、非常復雜的金融市場漲跌中,清晰洞悉了市場的內在規律和背后主導的強大力量。例如,李馳對股價波動與風險的理解很獨到,他以為:“股市的下跌波浪,殺不著績優股,卻是垃圾股自殺用的毒藥。”
我很認同李馳對藍籌股的見解:“強大應該溢價。”企業成長不是直線上升的,而要經過多個宏觀經濟和產業波動。行業發展過程包括看漲、看跌、財務危機與重組三大階段,循環往復。每一次波動,是借助宏觀調控和產業波動,淘汰行業中的下馬企業,成就經營穩健、財務健康、融資能力強的上馬企業趁機拉開距離或者是實現彎道超越。因為看跌期和財務危機期,如果企業沒有外部融資能力和融資成本優勢,僅僅依靠自身內部自我積累,是難以履行剛性兌付的,很容易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我們可以看到,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么多年的限制,前幾名的房地產企業反而增長更快。因為其融資渠道更通暢,融資成本更低,反而可以借危機實現跨越發展。
而股票市場雖然對信息高度敏感、反應高效——所謂市場有效性,但受短期獲利的投機心態支配的投資者,往往缺乏定力和耐心,在股票市場對公司定價往往會出現明顯偏差——追捧時高估,受到外部驚嚇后,又會跌落到低估狀態。藍籌股也不例外。這給有耐心、有定力的投資者提供了套利機會。
長跑是很辛苦的!投資長跑似乎也應該不會輕松。但在李馳的價值投資長跑中,有1/4的時間在全球神游,異常灑脫悠閑、輕松自信。他可以“一邊欣賞各國秀麗壯觀的風光,一邊等待看到錢就在墻角那里放著,然后走過去把它拾起來就是,穩如探囊取物。”因為李馳堅信股票市場低估失態之后,必然回到常態,特別是優秀藍籌股。因此,低迷時買入后,無懼隨機性和波動,只需靜待!
李馳把價值投資融于心,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游歷不止,思考不斷。李馳能不斷地將旅行中的感性領悟,轉化為理性哲理,并落實在其證券市場價值投資的行動和堅守中。
讀李馳的書,相當于讀環球游記+投資哲學,是一種很美的享受。
跟著李馳去神游,學習李馳有定力。
朱武祥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公司金融學、商業模式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