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與爭鋒: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理論、問題與實踐
- 韋冬主編 沈永福副主編
- 724字
- 2019-09-29 16:54:57
第三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主義道德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形式,因此,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與集體主義道德相嫁接。市場經濟是中性的,它的社會性質要看它受什么思想指導,受什么樣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所規范、所制約。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們的價值導向只能是集體主義原則,集體主義道德對市場經濟可能誘發的消極后果也具有矯正和引導的作用。
中國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作為集體主義的現實實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集體主義道德的基本理論在今天的形勢下,仍然是正確的、科學的,沒有過時,應當繼續堅持、發展和完善。
首先,應當客觀分析集體主義道德面臨的新的經濟條件。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既為集體主義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制度的基石,也使集體主義面臨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個體利益的地位日益凸顯的新情況、新挑戰。因此,我們需要基于經濟體制的發展變化對個體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關系進行再認識,才能切為實際地運用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
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結合社會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修正那些被道德實踐證明是不切實際的理論,恢復那些原本正確但被人們理解和實踐錯了的理論,補充那些在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面前需要充實的理論,賦予集體主義道德原則以新的時代內涵,使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應當在道德實踐中將集體主義道德真正落到實處。集體主義要真正訴諸實踐,有必要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次上,根據不同的需要明確集體所指的對象,使集體概念由抽象轉化為具體、由不確定變得確定、由模糊變得清晰,并充分調動人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