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實踐:“律·動中國”2014年調研報告與案例探討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法規司等
- 2797字
- 2019-09-29 16:40:35
前 言
新常態與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轉型
2014年,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穩步運行的一年。經濟新常態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過去我們說,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是就業增長的前提條件,一定的增長速度能產生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因此,當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降為中高速增長時,每年新增就業崗位數量能否保持對應的速度增長,就是一個必須應對的問題。通過對2014年企業用工環境的調研分析,我們看到,我國國民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經濟體量已經今非昔比,由于經濟總量基數增大,對于支撐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要素仍然有巨大的需求,經濟增速放緩并未對就業帶來太大沖擊。從企業來講,無論是老企業還是新企業,仍然需要招用大量勞動者,仍然在積極尋求建立穩定的高素質員工隊伍。同時,我國內需市場體量巨大,擁有近十四億人的消費市場;我國正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發展,這些都為廣大企業發展和勞動者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整個人力資源市場對勞動者與企業雙方的需求還是呈現出上升趨勢。
2014年,也是互聯網生態蓬勃發展的一年,互聯網金融概念下的各種“寶寶”,P2P、微支付等橫空出世,O2O、眾籌、互聯網教育等眾多互聯網關鍵詞不斷出現在企業管理者面前。轉型,似乎成了所有傳統行業都在尋找的答案;而跨界,又成為互聯網巨頭們公開的武林招數,借此搶占傳統市場地盤,打造基于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生態系統。應當看到,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無論是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優化,還是推進創新驅動,科學技術應用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是不可避免的。隨著智能機器人、互聯網、云平臺、大數據等現代新技術的到來,對就業最大的影響就是大大減少了對勞動者支出一般勞動力的依賴,轉向對勞動者技能水平和對高層次人才的依賴。由此,結構性失業、流動性就業、提高人工成本、采用多種用工形式、改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拓展人力資源服務等,都將貫穿經濟新常態的全過程。
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與市場競爭,企業優勝劣汰,通過關停并轉、重組等舉措化解過剩產能對現有就業崗位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必然影響到企業勞動關系的變化。適應結構調整,要求勞動者和企業雙方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相互依托,重新整合或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一方面,技術升級快的企業,可能要淘汰低技能員工,而企業兼并重組和破產的過程,會解除與一批職工的勞動合同;另一方面,高技能員工或高素質人才又可能隨時拋棄低素質的企業,涌入高素質的企業,或者進行自主創業,此外,還有大批小微企業也在吸納大量的勞動者就業。伴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勞動關系趨于不穩定,勞資矛盾可能增多;同時在移動互聯網的作用下,新生代員工會通過各種形式登上職業舞臺,新思維、新方法、新需求,不斷刺激著企業組織中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發生轉變,促使企業從過去追求低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管理轉到現在追求開發人力資本優勢的服務,從企業對員工的粗放式管理轉變為依法實施科學管理。這些新的形勢發展又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管理者及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走出“閉門造車”的管理模范,要求其到基層去、到員工中去、到客戶中去,不斷挖掘企業、員工和客戶的需求,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法規、政策和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事項。同時,也迫使人力資源管理者要丟掉“一勞永逸”的想法,要不斷在人力資源管理和尋求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方面作出新的調整,順應新形勢的變化趨勢,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不斷優化、提高、完善。
市場機制和移動互聯技術,為廣大勞動者的自由流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企業對人才的渴求,也不再是“人才為我所有”,而應當是“人才為我所用”。這種用人觀念的轉變,促進了企業與企業在做聯盟,用工企業與人力資源企業也在加強聯通。作為用工單位來說,一方面,要不斷改進企業內部的用工管理,依法規范用工行為,切實維護員工權益;另一方面,又要借助于人力資源企業提供的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新產品,有效解決自身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不足。作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來說,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堅持用戶價值導向,為用工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關注用工企業及其員工的滿意度;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質量,有效配合用工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效能,跟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以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政府有關部門也應當加強對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和服務的引導,制訂企業公平競爭的規則,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幫助廣大企業和勞動者更好地適應經濟新常態。
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在企業層面,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的重要性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突顯。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結合企業戰略,整合內、外部資源,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戰略和戰術,謀劃企業的長遠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也隨之進入快車道,在協助廣大客戶企業更好地開展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幫助廣大企業準確地掌握和理解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推進企業依法規范用工,更好地為廣大企業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法規司和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從2011年起,已經連續4年開展了“‘律·動中國’全國公益法律巡講”活動,在全國二十余座城市舉辦大型公益普法講座和研討,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宣傳勞動法律法規、政策,解讀法律實施中的疑難問題,交流人力資源管理經驗與做法,同時也為企業和政府進一步加強溝通搭建平臺,為政府有關部門了解企業需求,進而了解行業和產業生態提供信息,為政府及時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提供有益的參考。一年一次的“‘律·動中國’全國公益法律巡講”活動,累計萬余家企業參與其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2014年,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前廣大企業和勞動者面臨的就業環境、企業招聘員工情況、企業守法和依法用工狀況、企業對人力資源服務的需求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法規司和FESCO又借助舉辦第四屆“‘律·動中國’全國公益法律巡講”活動,共同研究組織了一次問卷調研活動和多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法律案例研討。一方面,希望通過在各地企業中開展問卷調研,了解和分析各地企業用工環境與人力資源服務需求,并提供一些案例讓大家研討;另一方面,以此撰寫調研報告,通過一定的形式發布,為廣大企業傳遞當前招聘員工情況、用工狀況、法律環境等信息,也為政府有關部門掌握企業用工情況、研究當前用工問題、制定相關法規與政策提供重要參考。本書即為這次調研活動的成果。我們期待本書的出版,能為廣大企業了解當前的用工環境及企業如何規范用工行為提供一些思考,以不斷改善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人力資源效能;能為政府有關部門了解企業用工狀況,為釋放市場活力、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而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提供依據;同時也能為有關專家學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為指引企業不斷改善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獻計獻策。
編者
2015年4月
- 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學習匯編(2022年版)
- 202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司法解釋全書(含立案及量刑標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關聯規定(注釋應用本)
- 法治及其意義
- 202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全書(含全部規章及文書范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 增值稅法律法規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行政處罰綜合法律法規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2014—20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中英雙語)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注釋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最新修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