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甲骨文教育在幼兒園的實踐探索

摘要:引導幼兒從小探知“甲骨文”,了解造字文化的大智慧,這種承載、播種傳統文化內涵的培根筑本教育意義是深遠而長久的。代表傳統文化的元素符號“甲骨文”,不僅給予心性廣大的幼兒充分的精神養料,還能使他們在探知甲骨文的過程中學習傳統古老造字的創造性思維。結合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我們試行以“甲骨文”為教育載體,結合水墨畫、拓印、捏泥等極富傳統文化色彩的教育內容,打破以往識字教育的單一枯燥形式,通過游戲、捏字、水墨畫、表演等多種學習渠道促發幼兒自主建構知識,讓孩子充分感受自主建構學習的快樂。在孩子們感受甲骨文直覺表象意義及甲骨文造字的奇妙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伴隨幼兒語言、情感、創造力、想象力等的發展而綜合發展起來,自主學習甲骨文的興趣與日俱增。孩子們猶如打開一扇“大智慧”的天窗,能自主建構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甲骨文 自主建構學習 創造性思維

在五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面臨文化斷層危機的今天,從娃娃抓起傳承傳統文化內涵的任務更為緊迫嚴峻。我國文化中瑰寶之一的甲骨文,是建立在象形具體表象意義基礎上的文化,這點與幼兒喜歡形象生動事物的認知特征有相似之處,而且甲骨文中包括的圖畫現象,蘊含著三千多年前古人的哲學思想體系。孩子們在認識甲骨文的同時,就能潛移默化地獲得淺顯的辯證方法。這也是從哲學的角度教育孩子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一種方法,更是傳承中華文明的一種根基教育。通過引導幼兒感知古老造字智慧,探知“甲骨文”造字的奇妙,孩子們先天的直覺思維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等都得以充分發展起來。在一段時間的教育實踐中,我們也探索出一種以此為教育途徑來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建構學習方法。

一、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甲骨文教育意義深遠

幼兒認知學習的主動性建立在感興趣的事物上,而甲骨文的圖畫形象寫實性正是能滿足幼兒好奇心的事物,甲骨文是古人占卜后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用圖畫直覺形象來表現內容。“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人、日等這些酷似圖畫的文字,特別符合幼兒階段的形象思維特點。作為我國文化中的瑰寶,甲骨文首創的知識體系表現在:它把運動著的自然界、社會和思維中的各種事物的現象、本質用筆畫或者叫筆道形象或抽象地展現出來。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直覺力對形象的甲骨文圖畫很容易產生興趣,對造字的奇特過程也有強烈的好奇探索心。幼兒很容易對甲骨文圖畫的構象“畫的是什么”產生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幼兒去探知造字起源的象形圖畫的表象意義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成為幼兒學習認知的內部動機,而內部動機是幼兒學習的不竭動力,只有內部動機,才會使幼兒產生對知識的無限渴望,才能使幼兒產生勢不可擋的學習勁頭。也就在這種學習動機下,教育內容“甲骨文”變為幼兒的活動內容,變為游戲性的學習過程。

遠古人最初選用圖畫形式來描述事物的特征造成字,從而把自己要表述的事物通過圖畫傳達給別人的這種直覺形象跟幼兒時期的思維特征有著相似的特征表現。正如人降生后,從爬到走,從直覺到思維,又仿佛在重復人類文化進化的歷程,這是一條人類心智和文明進化的重演規律。從這種規律演變中,我們不難看出幼兒的思維特征恰好和先民階段的思維有些類似,因此以甲骨文進行幼兒教育是有科學根據的。距今相當遙遠的文字在現代的我們看來晦澀難懂,而幼兒在第一次活動中就能感受到趣味,盯著字猜測圖畫上的內容,這是因為孩子大都對形象生動的事物感興趣。我們應幫助孩子維持興趣點,深入挖掘當前教育內容中所隱藏的全部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并呈現給孩子一片發散思維想象的空間。

“以幼兒為本”告訴我們,幼兒學習需要知識作為依托,幼兒的學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主動的知識建構,積極的情感、態度是幼兒能力養成的前提,是知識儲備的保證。甲骨文能夠成為孩子學習的原動力,不斷促發著他們自主學習、豐富認知。

二、尋求多種方法引導幼兒自主建構學習探知甲骨文造字文化

在幼兒園實行甲骨文教育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甲骨文的教育理念跟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不謀而合。甲骨文教學過程不是簡單認識記住甲骨文字形而已,孩子們自主學習處處體現在猜甲骨文、表演甲骨文、創造甲骨文的教育三部曲中:(1)在前期甲骨文猜字教育過程中不只是告訴幼兒甲骨文的字形、字意,還要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畫內容去猜測畫面表達的意思,激發幼兒通過觀察甲骨文象形造字奇妙的興趣,去自主學習了解遠古時代的背景文化及造字的起源文化含義。(2)在孩子認知甲骨文后,會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去理解甲骨文的意象,如在認識“江、河、水”幾個甲骨文后,認識“冰”時,孩子說水結成冰,液體水就少了,水不流了,就少了些水,所以就剩兩點水。(3)在孩子用泥土捏字、水墨畫字時,孩子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對自己所學的甲骨文經驗豐富提煉的建構知識的過程,有選擇性地加工、處理以更好地表現自己要創作的甲骨文字。孩子在探知學習甲骨文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知識經驗。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倡導三點:(1)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2)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3)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建構主義的學習觀也是甲骨文教學所體現出來的教育理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甲骨文教育也正是以幼兒周圍生活環境為教育的出發點,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感覺甲骨文就在他們身邊,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認知甲骨文的興趣與日俱增。如在認知甲骨文“家”字時,他們生動地講道:一個人在房子里養豬、睡覺,他不愿意離開這里,因為這是他的家。還有的幼兒說,古代人在房子里養豬,豬長大了,人也有肉吃了,人累了就在房子里休息,也不會受風吹雨打,人有家的感覺真好。就這樣,在孩子們聯想的過程中,甲骨文已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里,為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引導幼兒學習也凸顯出甲骨文教育的價值所在。

(一)無處不在的多方面、廣渠道的甲骨文環境教育給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廣闊平臺

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采用環境暗示法,在幼兒園的櫥壁上、墻壁上畫了許多甲骨文字和卡通圖案,使幼兒每天都可以看到、接觸到甲骨文字。幼兒常常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談論著墻上、柜子上的甲骨文,爭論著、講解著、探索著甲骨文的神奇。在環境中給幼兒營造出了甲骨文文化的氛圍,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感悟甲骨文,甲骨文成了幼兒實際生活的點綴。幼兒園還利用環境優勢,開展了開放親子游園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認識幼兒園內的甲骨文,講解人員不是教師,而是班上的幼兒,講解的對象是家長。“看,這個畫兒不是河,是甲骨文‘垂’字。”沒有水了,樹就垂下來了,“看,那個不是草,是甲骨文‘春’字”。甲骨文不斷在幼兒的腦海中得到強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甲骨文字在幼兒的心里扎下了根。

(二)猜字游戲促發幼兒發散創造性思維

活動之前教師做好示范教具,教師在吹塑紙上刻一些甲骨文,然后制作了一些衣服、手絹、扇子、書簽等的紙樣,老師先讓幼兒欣賞、仔細觀察,而后拋出問題,讓幼兒通過直覺感知甲骨文圖畫表達的意向,猜猜是個什么字。幼兒看到這些具體象形的甲骨文學習興趣高漲起來。幼兒開始關注字的形狀、筆畫、造型中蘊含的意義。如:有的甲骨文像人在床上睡覺,有的甲骨文像一個人在洗澡。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立刻被激發出來,顯現出孩子童真的直覺力。那些在大人眼中難已揣摩的象形文字,孩子們憑借未被框限思維的直覺力卻能一針見血地道出其最本真含義。如:在一次對“病”字的認識中,有的孩子說,看上去像一個老人在床上躺著,沒人關心他,他就難受了,病了。還有的孩子說,是一個人冬天很冷,他家很窮沒衣服穿,就躺在床上,躺久了就爬不起來了。孩子們猜甲骨文的發散的創造性思維也由此展開,就是不認識的甲骨文也非常愿意去猜測,把看后的直觀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于是教師抓住了幼兒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找來《倉頡造字》的故事材料,并制作成課件供幼兒觀看,讓他們感受古人敢于創造、敢于嘗試的勇氣。生動的畫面給幼兒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他們把一個個甲骨文連在一起形象地創編成了生動的故事。例如把云、雨、人、門、傘這幾個甲骨文字連在一起講道:“有一天,天上烏云密布,不一會兒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一個人因為有急事要辦,不得不出去。于是,他只好拿起雨傘,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當人、日、舟、網、禾、火這幾個甲骨文字連在一起時,幼兒講道:“一個勤勞的漁夫,早晨迎著初升的太陽撐船去海上捕魚,由于漁夫的撒網技術很高,每次撒下的網都能網很多不同種類的魚。漁夫不但捕魚技術高,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他把捕到的魚分給鄉親們,鄉親們興高采烈地在森林里生起了火,架起了鍋,做出了美味可口的佳肴。”當車、馬、人這幾個甲骨文字被幼兒放在一起時他們頑皮地講道:“有個人坐著馬車出去旅游,因為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撞倒了人。自己的馬車翻了,他也跌在了地上。大家要是出去旅游時,一定要吸取這個人的教訓,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呀。”幼兒編的故事豐富特別,他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聆聽著他們繪聲繪色的講解,你會驚訝地發現,幼兒的想象早已穿越了時空的限制,他們會講到遠古先人的耕作,也會講到宇宙太空的奧妙,還會講到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看到幼兒如此飛速發展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從活動的實驗中找到了促進幼兒語言良好發展的技巧。孩子們發言的興趣盎然,也越來越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普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與之密切相關的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各方面也同步發展起來了。

甲骨文在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真正實現了教育教學的價值。同時也推動了幼兒語言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通過課題的深入研究,我們的語言教育必能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從幼兒階段抓起,打好牢固的基礎。

(三)印拓甲骨文、動手捏黃泥造字,深入了解甲骨文造字的奇妙

為了深入激發幼兒學習甲骨文的興趣,調動他們認識甲骨文的積極性,我們采用了教幼兒“印拓”的方法來實現教育目標。每次活動幼兒都對用泥來捏出甲骨文圖形特別感興趣。孩子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感受甲骨文造字的奇妙。此外,我們教給幼兒正確的印拓方法,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甲骨文印拓在自己喜歡的裝飾畫上,這樣,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孩子們在認知學習后,通過體驗動手操作來鞏固已知經驗,重新建構知識,自主學習獲得新的認知經驗。

甲骨文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充分發揮出幼兒涉世未深、心性純凈、記憶力超強的優勢。孩子們在這種豐富寬松的教育背景下,自信快樂地主動學習,這滿足了孩子們教育主體地位,通過甲骨文松開了孩子思維的枷鎖,孩子們的發散思維由此得到極大的提高和延展。孩子們在耳濡目染的大智慧中日漸茁壯成長起來。皮亞杰認為,知識是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起來的,強調個體與環境的有效互動。通過甲骨文的探索認知讓孩子真正在活動中發揮主動性、富有創造性地表現對某個甲骨文的認識理解,孩子這種自主建構學習獲得了比較充分的體現。

致謝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首先要向在論文寫作中給予我鼓勵和指導的'俞老師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謝意,老師一絲不茍的鉆研精神、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執著忘我的工作作風、獨樹一幟思維方式,使我受益匪淺。

感謝我的同學、同事給予的幫助,除此之外,我還應該感謝我班的孩子們,正是在教育過程中孩子們不斷給我莫大的啟發,讓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閃現靈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編寫組編.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教師指導用書(小班).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編制.北京市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3.呂宗堯主編.甲骨文哲學初探.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編寫組編.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教師指導用書(中班).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大三班 楊麗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定西市| 罗源县| 武清区| 九龙县| 颍上县| 怀化市| 永善县| 沙洋县| 富民县| 葫芦岛市| 福州市| 永顺县| 巴南区| 鄢陵县| 汕头市| 来宾市| 汨罗市| 沙洋县| 繁峙县| 财经| 内江市| 盱眙县| 丰原市| 玉门市| 长治县| 紫阳县| 专栏| 巴林右旗| 桂东县| 平江县| 漳平市| 华容县| 唐河县| 兴国县| 浏阳市| 东明县| 铅山县| 霸州市| 景洪市|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