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從1949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對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維護社會秩序和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還通過全國人大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地方組織法、法院和檢察院組織法等一系列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確立了國家法制的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別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間,受極左思潮和法律虛無主義的影響,中國社會主義法制遭到嚴重破壞。

20世紀70年代末,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作出把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強調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鄧小平同志強調指出,要“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我們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方針指引下,現行《憲法》以及《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臺,中國的法制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由此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基本治國方略,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并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1999年,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治國方略載入憲法。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新篇章。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2002年黨的十六大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2012年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依法治國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將法治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可以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過長期持續不懈的努力,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已經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黎川县| 鞍山市| 丰镇市| 汉寿县| 乌鲁木齐市| 理塘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潼关县| 涿鹿县| 含山县| 遂宁市| 宽甸| 天气| 万全县| 湟源县| 荔波县| 庄浪县| 湛江市| 云梦县| 新宁县| 什邡市| 临高县| 古丈县| 龙游县| 抚宁县| 楚雄市| 河南省| 西畴县| 荆州市| 富阳市| 墨脱县| 云和县| 沅陵县| 东港市| 石首市| 定结县| 沙雅县| 兖州市| 宽城|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