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研究思路、結構、內容技術線路

1.2.1 本書的研究思路

本書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強調債權人在公司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旨在突破傳統公司治理只強調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局限,探討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框架,提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實現方式和實現途徑,構建債權人治理的機制體系。總之,本書所要探討的是企業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實現方式和實現途徑及其構建債權人治理的機制及對策。本書的研究思路如下:對相關理論及文獻進行回顧—尋求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提出假設—對假設進行分解并進行實證檢驗—得出結論并以此為切入點為理論提供依據—歸納總結具體路徑和方法。

本書從企業理論的發展脈絡出發,全面分析了股權治理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根本區別,并從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背景和實踐出發,把握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核心思想,分析了利益相關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本書通過論證得出債權人是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的結論,從而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在分析了利益相關者理論之后,本書從企業資本結構的演變出發,歸納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企業融資模式,并分析其成因,同時發現不同融資模式對公司治理結構所產生的不同影響。由于債權是企業主要的融資模式,以這種方式進行融資的企業治理結構必然不同于股權融資下的公司治理結構。在不同的治理結構下,債權人的地位、作用、權利和義務有著很大的不同。同時,各國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用立法的形式確定了很多保障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具體制度。本書對此亦進行了總結,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現實基礎和制度依據。

接下來,本書通過實證分析證明了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最后,本書通過對債權人的分類,分別討論了公司債債權人和銀行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實現途徑和方式,并進行了總結,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邏輯結構。

1.2.2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框架

本書研究的邏輯框架如圖1—1所示。

image

圖1—1 研究框架圖

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10個部分,具體安排如下:

第1章 問題的提出。

該章提出了論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設計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并且對所研究問題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比較了股東治理和債權人治理三個方面的分歧。

第2章 文獻綜述。

該章從三個方面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一是公司治理理論發展的回顧,利益相關者理論逐漸取代股東利益最大化理論成為了公司治理理論的主流,傳統的單一股權治理理論已經被證明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不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同時債權人是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具有參與公司治理的主體身份。二是對公司兩種典型融資模式的文獻總結,從中發現股東治理和債權人參與治理存在著明顯的融資模式的不同。三是關于公司債權治理效應的研究綜述,總結了關于公司債權治理的效率及作用、債權人參與公司內部治理的研究成果。

第3章 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現實依據。

該章第一部分通過對企業融資模式演變發展的分析,總結了兩種不同融資方式的特點,然后分析了不同融資方式對公司控制權和治理結構的影響,提出了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顯著優勢。第二部分介紹了世界各國通過立法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對具體制度進行分析,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現實依據。

第4章 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基礎。

該章首先通過對狀態依存所有權理論、債權代理成本理論、不完備契約理論的分析為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尋求理論依據;其次對法人有限責任制度、民法契約保護債權制度進行分析,發現傳統的救濟手段存在嚴重的制度缺陷,不利于對債權人的保護。

第5章 債權人利益保護的社會基礎——從契約到身份的轉變。

該章主要討論了對債權人進行利益保護的社會基礎,討論了社會關系從身份到契約的演變,再經歷了從契約到身份的轉變。無論是對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還是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都使得特定身份的人獲得了脫離契約層面的利益保障。實際上這種理念有著深刻的社會基礎,那就是現代社會“身份—契約—身份”的變革趨勢。

第6章 企業債務融資與企業價值相關關系的實證分析。

該章通過對中國上市公司1700多個樣本進行回歸分析,探討了資產負債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績效與企業融資負債率之間的關系,希望通過實證分析,為文章的論點提供依據。

第7章 公司債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

該章通過對公司債權人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其參與公司治理的主體——公司債債權人會議。公司債債權人通過債權人會議集體行使債權人的權利。同時本章提出了參與公司治理的幾種途徑,包括債權人派生訴訟和公司債受托制度。

第8章 銀行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具體途徑。

該章通過對銀行這一企業重要的債權人的特點進行分析,論證了銀行債權人有能力也有愿望參與到債務公司治理中,以保證自身債權的安全性。該章通過對德國全能銀行制和日本主銀行制的分析得出了銀行參與公司治理的內在機理,并以此提出銀行相機治理的參與模式,具體包括派駐董事監事制度、委托投票制度和債務合同約束作用。

第9章 破產債權人會議制度。

該章主要討論了破產債權人會議制度的性質、內容和各國的主要規定。破產債權人會議制度為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所借鑒,但是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有自己的特殊性,導致破產債權人會議在各國的立法模式上存在諸多差異。從各國破產法中有關破產債權人會議立法模式來看,破產債權人會議的立法主要采用兩種立法模式:單軌制立法模式和雙軌制立法模式。同時,該章討論了破產債權人制度設置的依據和基礎。

第10章 研究結論、局限性與未來展望。

根據以上理論分析、檢驗結論及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途徑的構想,總結本書研究結論、啟示及論題的局限性,并提出未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瑞丽市| 大新县| 林州市| 兴宁市| 军事| 德保县| 江华| 永仁县| 赤峰市| 汝阳县| 淮北市| 长武县| 津南区| 永宁县| 浏阳市| 清水县| 车险| 孝义市| 诏安县| 康乐县| 吉木乃县| 贵德县| 通山县| 横山县| 登封市| 兴海县| 晋宁县| 乌海市| 磐石市| 明光市| 博野县| 金川县| 衡水市| 长子县| 临沭县| 瑞安市| 孝义市| 靖西县| 方山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