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金融機構投資者和公司治理
- 袁蓉麗
- 1091字
- 2019-09-21 01:39:47
1.7 結構安排
本書共有9章。
第1章介紹研究背景,描述理論、研究目標和研究問題,討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總結主要研究結論和本書特點,最后介紹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2章提供理論分析。我們主要以代理理論為指導分析中國制度背景,確定研究問題、建立假設,分析研究結果。本章首先介紹代理理論,提出兩類代理問題,接著分析代理理論和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然后指出代理理論的局限性,最后探討本書如何應用代理理論。
第3章回顧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和有關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文獻。本章首先介紹目前主要的兩類公司治理模式,即市場導向型治理模式和銀行導向型治理模式,然后探討內外部公司治理機制的有效性,最后討論新興經濟體中的公司治理。
第4章回顧國外關于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對公司業績影響的文獻,為與中國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進行比較提供了理論背景和現實基礎。本章首先簡要介紹世界上各國主要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接著對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進行了概述,然后討論金融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過程,指出影響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因素,最后分析金融機構持股和公司業績之間關系。
第5章介紹中國的制度背景、公司治理和金融機構投資者,為第6、第7、第8章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制度背景。本章首先回顧中國經濟和經濟改革、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的改革,接著討論中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總體特征,然后分析主要內外部治理機制的有效性,最后介紹中國金融機構投資者現狀,討論他們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的總體作用。
第6章通過對金融機構投資者高級經理和被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的訪談分析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章首先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即吸引金融機構投資者的公司的特征、金融機構投資者在公司事務中的實踐活動、影響金融機構投資者發揮作用的因素,接著介紹樣本選擇和研究方法,然后圍繞研究問題分析和論述訪談資料,最后得出結論。
第7章分析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的持股對公司業績影響的實證證據。本章首先建立假設,接著介紹研究設計(包括數據來源、樣本選擇、變量測量和模型設定),然后討論實證結果和穩健性檢驗,最后得出結論。
第8章是案例研究,分析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小股東如何面對強大的控股股東和公司管理層,團結一致反對招商銀行的百億元可轉債融資提案,最終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本章首先回顧文獻和建立理論框架,接著介紹招商銀行及其利益相關者的信息和描述數據收集方法,然后進行案例回顧和案例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和建議。
第9章總結主要研究發現和結論、研究特色和啟示,指出本書的研究局限和未來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