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物買賣中的損害賠償制度實證研究:以《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則與實踐為核心
- 劉瑛
- 997字
- 2019-09-21 01:33:22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特點
CISG在對不同法系的買賣法規則充分協調的基礎上,推出了統一的違約損害賠償制度,集中體現在其第74~77條中。就公約違約損害賠償制度大的方面而言,其范圍主要包括違約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違約損害賠償的范圍和違約損害賠償計算等,每一個大方面的問題又包括若干問題。由于CISG是約束性法律文件,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近80個締約國都具有約束力,本書的研究將以CISG的規則體系為依托,同時引入《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歐洲合同法通則》、《歐洲法通則:買賣篇》和代表性國家國內法上的對應性規則,系統闡述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中的損害賠償制度,并引用大量實證案例幫助分析。
中國是CISG的締約方,在當事人自主選擇或符合CISG自動適用的條件時,中國法院有義務適用CISG。事實上,中國法院和仲裁機構在實踐中已經廣泛適用了CISG,包括其損害賠償規則。這也是本書以CISG為基本研究依托的原因,筆者希望本書的研究能對中國的相關審判和仲裁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書從CISG入手,對其損害賠償規則進行解讀。在對損害賠償各個構成要素進行解釋時,先運用前述解釋規則一般性地闡述規則本身的含義。在闡釋中除了參考借鑒前人研究成果,查閱CISG立法歷史的有關文件,還要通過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歐洲合同法通則》等其他國際統一法律文件及代表性國家國內法上的損害賠償制度的比較分析,運用其他相關規則來解釋CISG的損害賠償規則,闡述該損害賠償規則要素的合理內涵和外延。然后通過對迄今為止的既決國際國內損害賠償案例的梳理和概括,揭示在該要素理解和適用上已經形成的共識性意見與存在的主要爭議問題,一方面支撐規則解釋,一方面針對主要爭議問題進行重點闡釋。最后還要運用普遍聯系的方法,明確各損害賠償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將某一要素放置在損害賠償的規則體系中,闡明其他要素對該要素理解的影響,力求以系統論的方法正確解讀和闡釋國際貨物買賣中的損害賠償規則。
本書在內容上的主要特色是結合多個國際統一法律文件,系統研究國際貨物買賣統一規則中的損害賠償制度,研究內容涵蓋損害賠償制度的方方面面,并試圖探求損害賠償要素間的相互影響。這一研究并不拘泥于規則本身,而是充分結合成案,探討實踐中的損害賠償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也因此,實證研究是本書的主要特色。本書每一部分的論證都要結合既決案例中反映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而既決案例中形成的共識性做法,也能有力地論證和說明對損害賠償規則的應有解釋。
- 在《法律帝國》中追問合法性問題
- 海洋法律、社會與管理(第6卷)
- 海洋法律、社會與管理(第5卷)
-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第11卷·總第14期)
- 中國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報告(2016)
- 互聯網規制的國際貿易法律問題研究
- “一帶一路”國別投資法律指南:俄羅斯卷
- 商事仲裁實務精要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國際經濟法(第3版)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2017—2018)
- “一帶一路”國別投資法律指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哈薩克斯坦卷
- “一帶一路”投資保護的國際法研究
- 博丹論主權(“經典與解釋”第44期)
- 世界貿易組織法:理論·條約·中國案例
- 《大地的法》與現代國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