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世界貿易格局變遷與人民幣國際化作者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本章字數: 1294字更新時間: 2019-09-21 01:41:39
第1章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定義及編制宗旨
1.1.1 人民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是指某種主權貨幣超越國境,在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外匯儲備中被其他國家廣泛使用,行使貨幣職能的過程。靜態(tài)看,貨幣國際化描述的是作為國際貨幣使用的一種狀態(tài)和結果;動態(tài)看,貨幣國際化涉及的是一國貨幣發(fā)展成為國際貨幣的整個過程。
依據上述對貨幣國際化的界定,我們給予人民幣國際化以下定義: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在國際范圍內行使貨幣功能,成為主要的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金融交易貨幣以及政府國際儲備貨幣的過程。
從歷史經驗看,一國貨幣要想實現國際化,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例如,實體經濟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在國際經濟和貿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國內金融自由化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建立了有利于貨幣國際化的宏觀經濟與市場制度基礎。盡管人民幣已初步具備了國際化的一些條件,但是要實現最終的目標,中國還將面臨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毋庸置疑,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市場自然形成與政府政策導向相結合的過程、一個充滿國際各方力量博弈的過程、一個中國政治經濟軟實力崛起的過程。
1.1.2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 RII)是指從國際貨幣職能角度出發(fā),綜合人民幣各項職能的全球占比,客觀、動態(tài)、科學描述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指標數據。
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選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改革現有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格局,獲得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收益,但也會面臨前所未有的貨幣管理和外部沖擊風險。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如何做到在規(guī)避重大危機的前提下加速我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無疑是我國政府宏觀經濟管理中亟須解決的難題。編制RII,能夠綜合反映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為政府決策部門準確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的動態(tài)進程,及時抓住人民幣國際化中出現的來自國內外的新機遇,認清不斷出現的新挑戰(zhàn),有針對性地調整或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一個可操作的科學工具和一個高效管理手段。
1.1.3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宗旨
第一,立足貨幣職能,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現狀及其重要決定因素,為政府決策機構提供科學評價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綜合指標體系。
第二,客觀、便捷、動態(tài)地反映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為全球提供一個反映人民幣國際化動態(tài)演變的風向標,進而為人民幣國際化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總的測度指標,填補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的理論空白。
第三,通過對比分析人民幣與其他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從結構上認識推動或阻礙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了解人民幣國際化與其他主要貨幣國際化之間的差距,發(fā)現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為政府分析、檢討人民幣國際化目標實現情況以及推動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一個便捷的評價工具,以便我國政府及時抓住人民幣國際化中的機會,制定恰當的、有針對性的對策,扎實、高效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四,為世界各國進行貿易與官方儲備提供幣種選擇的參考依據。盡管人民幣國際化是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后順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的自然選擇,但是不少國家因為缺乏對人民幣國際應用的了解而不愿將人民幣作為其官方儲備。RII可以增進外國政府和企業(yè)對國際范圍內人民幣實際使用情況的了解,認清人民幣國際化的發(fā)展趨勢,為其選擇人民幣進行貿易計價結算和儲備提供便捷的決策依據。
- 房產稅的定位及改革路徑研究
- 促進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財稅政策研究
- 流轉稅改革與納稅操作實務(第2版)
- 文化價值觀與會計準則應用
- 國際稅收論萃
- 公共采購國際規(guī)則研究
- 新編小型建筑施工企業(yè)財務管理一本通
- 中國的貨幣金融體系(1600~1949):基于經濟運行與經濟近代化的研究
- 中國銀行業(yè)理財業(yè)務發(fā)展報告(2017版)
- 政府預算績效評價TSE模型及應用:基于公共品生命周期的研究
- 人民幣、日元與亞洲貨幣合作:中日學者的對話
- 事業(yè)單位會計實務(第三版)(財會人員實務操作叢書)
- 企業(yè)全新稅收優(yōu)惠政策匯編與解讀
- 房產稅
- 懂了就好辦:最新稅收政策與實操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