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刑事推定的基本理論:以中國問題為中心的理論闡釋作者名: 褚福民本章字數: 894字更新時間: 2019-09-20 15:49:17
四、小結
本章從解決犯罪構成要件證明困難的角度提出了推定問題,并分析了推定解決證明困難的優勢和界限,從而引出本書所要討論的話題及分析的角度。
對于犯罪構成要件的證明困難,筆者首先介紹了廣義和狹義的證明困難。廣義的證明困難,既包括訴訟證明中遇到困難,但仍可獲取證據進行證明的情形,又包括確實難以獲得必要證據、無法證明特定案件事實的情形;狹義的證明困難,則專指無法取得必要證據,無法證明案件事實的情形。本書分析的是狹義的證明困難。從犯罪構成要件的角度,證明困難可以分為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證明困難,其中主觀要件的證明困難主要是指特定犯罪中明知、目的要素難以被證明,客觀要件的證明困難則主要針對某些犯罪中的客觀行為是否存在及其性質而言。基于此,可概括出存在證明困難的案件的基本特征:證據信息來源少;大部分案件中被告人不供認;可能導致無法認定犯罪成立的結果。
在我國,刑事推定是作為一種解決證明困難的方式存在的。筆者分別從解決犯罪構成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證明困難的角度,介紹了推定的存在與運用。對于前者,本章以毒品犯罪中明知的推定為例,分析了推定在解決證明困難方面的客觀存在。在規范性文件方面,《公訴廳意見》、《云南意見》、《兩高一部意見》、《毒品犯罪紀要》都對適用推定認定毒品犯罪中的明知問題作出了規定,雖然表述各具特點,但以推定解決證明困難的思路在其中都有明顯的體現,并且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使用推定解決證明困難的個案。對于后者,本章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為例進行分析,展示了推定在解決“財產來源”這一證明困境方面的作用。
作為解決證明困難的一種具體方式,推定在我國規范性文件和司法實踐中都具有主導性地位,那么推定在解決犯罪構成證明困難方面的優勢和界限需要進行更深入的考察。筆者認為,將推定作為解決證明困難的首選方式,其原因包括使用推定能夠有效解決證明困難,能夠被用于解決各種類型的證明困難,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遇到的立法阻礙較少。但是,適用推定解決證明困難也存在一些界限:只有符合特定條件的證明困難,存在適用推定的基礎要件,才能適用推定;而證據規則、程序規則方面的要求,也是適用推定解決證明難題的必要規制。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2018年版)
- 刑事證據問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地重大項目)
- 刑事自訴圈重構論
- 用證據說話:民事證據的原理與運用
- 公益性訴訟實施權配置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注解與配套(2014年版)
- 打官司學習讀本(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系列)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案例注釋版(第四版)
- 常見民商事糾紛裁判規范指引(婚姻家庭卷)
- 人民法院審判觀點匯纂: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民商事案例(1985-20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注釋本(最新修正版)
- 民間借貸糾紛實用法律手冊
- 刑事訴訟法規范總整理(第五版)
- 中國仲裁法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