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法學方法論
  • 王利明
  • 1171字
  • 2019-09-21 01:08:49

三、確定小前提的雙重目的

確定小前提在方法論上具有雙重目的:一是事實認定的功能。在司法三段論推理方法中,法律事實這一小前提是法律適用的起點。任何司法三段論推理的啟動和結論的得出,都是以事實的確定為基礎的。甚至有學者認為,法學方法論的核心問題就是事實問題,需要從實踐出發,滿足實踐需要的理論,從科學地處理問題到能夠富有理性地討論問題。[1]這就決定了認定小前提擔負著認定案件事實的功能,完成從生活事實向法律事實過渡的任務。一方面,它是三段論中的小前提。按照邏輯的三段論,法律規范是大前提,而法律事實是小前提。確切地說,法律事實是小前提的內容。如果沒有法律事實,就無法按照三段論推理的要求,進行演繹推理。另一方面,事實的確定是找法的前提。只有確定了事實才可能確定將要適用的法律規范。在成文法體系中,法律規范本身具有抽象性,通常適用于規范某一類事實。只有適用具體的案件事實,才能使得該抽象的法律規范在具體個案中實現裁判的結果。所以,探尋案件事實的過程即形式推理的過程非常重要。就一般情形而言,在法學教學中,通常是就法律案件來尋找相關的法律后果,這種對解決法律問題的訓練是有效的。[2]只有保障了事實的真實,才能保證結論的妥當。裁決的質量依賴于探尋案件事實的過程。

二是找法的功能。這就是說,在事實認定中,要不斷建立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之間的連接點。在適用方法論的過程中,除了找法之外,重要的就是具體確定法律事實的法律屬性。而確定事實要件的過程本身也是找法的過程。確定了具體的法律關系和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之后,也為當事人找法提供了明確的前提。從事實中提煉出來的法律關系越準確,則找到相應法律規范的難度越小。因為在具體個案中,法律事實或許具有相同之處,但根據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在具體案件中,首先確定作為裁判案件的事實,而且該種事實需要確定為法律事實,從而才能依據該事實尋找裁判依據。當事人提出的事實如何被確定為法律事實,尤其是如何被確定為要件事實,則需要經過方法論上的識別、歸類、整理等過程,通過這些操作,最終使生活事實被確定為規范事實,并與大前提相連接。

這兩種功能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方法論上的事實認定不僅在于還原案件的事實,而且在于為將來案件的裁判確定事實依據。在大多數案件中,其難度表現在事實的認定方面,尤其是對許多的民事糾紛來說,在事實已經初步確定之后,可能不需要復雜的法律適用,憑借簡單的三段論推理就可以得出結論。例如,在欠債還錢的案件中,只要認定了欠債的事實,就可以認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真正的疑難案件在現實中比較少見,而只有在疑難案件中,才會涉及復雜的法律解釋問題,由此也決定了,在小前提的確定過程中,必須形成事實要件和規范要件的互動關系。


注釋

[1]Friedrich Müller,Juristische Methodik,Berlin,Duncker und Humblot GmbH,1989,S. 21-22.

[2]see James A. Holland & Julian S. Webb,Learning Legal Rules,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p.230-2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怀仁县| 岳普湖县| 乌兰察布市| 西昌市| 洛宁县| 东城区| 吴江市| 内江市| 师宗县| 新宾| 宝清县| 闸北区| 穆棱市| 濉溪县| 洪雅县| 陆河县| 大余县| 肇源县| 慈溪市| 南汇区| 项城市| 津市市| 浮梁县| 昌宁县| 汝州市| 武邑县| 都江堰市| 湘西| 读书| 越西县| 哈尔滨市| 南郑县| 太康县| 吴堡县| 永和县| 屏南县| 方城县| 塔城市| 夏津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