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媽媽緊緊抿嘴,難道人性就是如此現實嗎?
三十多年的兄妹情,大哥已經不止一次不問清楚緣由,一聽到大嫂哭訴,就開始興師問罪。
也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所以錯的是她——是她堅強錯了,她應該學大嫂那樣,動不動就抽泣悲鳴感人,兩行淚珠動人……
但是陳媽媽真的很討厭用淚博同情,又不是嬰幼兒,除了讓人覺得很煩以外,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鄭媳婦嘖道:“和你們家真是沒法做鄰居了,丁老大,你憑良心說,我們做鄰居這么久,相處得怎么樣你自己不知道?自從你娶了這個媳婦以后,全條街的人都怕了你們家,心里沒數嗎?”
這下丁大嫂的話更多了:“哇,你好黑心啊!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你竟然挑唆我們夫妻關系,想讓我們離婚?”
鄭媳婦白眼大大地翻:“溝通不了,各自修行吧。”
丁大嫂卻拉著鄭媳婦,不讓她走,一時又是吵又是鬧,鄰居們都紛紛來拉架:“哎呀,多大個事啊,算啦。”
“就是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當然也有斥責鄭媳婦的:“你這么說話也不對。”
……
鄭媳婦卻道理不少:“見人說人話,見了潑婦說粗話,我只是處理事情圓滑而已。”
“你……”丁大嫂快被氣死了。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一個巴掌拍不響,但街坊鄰里就沒必要鬧得這么僵啦。
陳媽媽見陳遂興和鄭耀回來了,也上來勸道:“相罵沒好句,越說越傷了和氣,一人少一句吧。還有鄭媳婦,鄭耀回來了,你快回家給孩子做飯吧。”
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平息了一場戰(zhàn)亂。
-
今天人齊,遂興外公一早就忙里忙外地做了一桌子的菜,還特意宰了一只雞。
他見到陳遂興,不假思索,遞給陳遂興一個雞腿說:“沾點醬油更好吃哈。”
陳遂興聞著分泌胃酸的香氣,食指大動,歡天喜地地接了過來,大口大口地咬著
丁大哥回房間換衣服,準備進廚房幫忙端菜的丁大嫂在飯廳見到陳遂興扛著一個大雞腿吃得津津有味,便嘀嘀咕咕:“一個雞就兩個腿,其中一個讓外孫吃了。”
……
丁家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都成家立室。如今一家團聚,一共十四個人坐一桌圓臺吃飯。
剛坐下,陳媽媽夾了剩下的那個大雞腿,放到丁大哥的八歲小兒子丁韜碗中,并把兩個飛天腿夾給了丁大哥的十五歲的大女兒碗中。
分別夾了兩個雞翅膀給另外兩個侄子侄女(丁老三和定老四的孩子)。
總算吃了一頓安生飯。
-
吃完午飯,遂興外婆把陳媽媽叫進房間。
陳媽媽默默嘆氣,又是舊話重提。
如果對方是大嫂,她就不管了,偏偏是自己的母親。
遂興外婆在發(fā)家致富上很前衛(wèi),但始終是建國前的人,思想觀念非常傳統(tǒng),恐怕不太容易說服。
也罷,好好長談一次,希望能夠得到她的諒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