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大全
- 張清
- 1453字
- 2019-11-01 20:46:55
腹瀉、嘔吐
用榛子仁治大便稀溏>>>>
薦方由來:我老伴大便稀溏,不成形,每天最多便6次,歷時將近20年,天天如此。檢驗大便常規正常,其他臟腑也無病變。常服歸脾丸、健脾丸、補脾益腸丸、腸炎靈、洛哌丁胺等藥,仍不能根治。最近我從書中得一偏方,采用榛子仁治好了此病。
配方及用法:將榛子仁(大個質優)炒焦黃,研面,每次一湯匙,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以紅棗湯送下。我老伴服到第4天,奇跡出現了,一天大便一次,而且成形,腸胃也不脹不響了。又連服10天,大便完全恢復正常,精神也不疲乏了。
【薦方人】李奠川。
【出處】《晚晴報》(1996年12月14日)。
炮姜粥治腹瀉>>>>
配方及用法:炮姜6克,白術15克,花椒和大料少許,糯米30克。前四味共裝在紗布包里,先煮20分鐘,然后下糯米煮作粥。每日分3次服食,連服1~2周。
功效:用于因受寒濕而引致的腹瀉,癥見大便清稀如水、脘腹脹滿、四肢無力。
驗證:《老年報》介紹,效果頗佳。
焦米粥益脾胃止腹瀉>>>>
配方及用法:白粳米100克。將米炒焦,加水煮作粥。可任意食用。
功效:用治脾虛腹瀉,水瀉或稀便日達數次且不思飲食。
備注:白粳米飯鍋巴(焦飯)再炒成炭,研細,每服5克,溫水送服,亦有上述功效。
【出處】《家庭醫學》。
山藥糯米粥治慢性腹瀉>>>>
配方及用法:山藥30克,糯米30克,大棗10枚,薏苡仁2克,干姜3片,紅糖15克。按常法共煮成粥。每日分3次服下,連續服用半月至愈。
功效:補益脾胃。用治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瀉,癥見久瀉不愈、時發時止、大便溏稀、四肢乏力。
烤饅頭治胃酸腹瀉>>>>
配方及用法:饅頭1個。將饅頭置于烤架上,放在爐上慢烤,烤至焦黃色,只吃饅頭的焦外皮。早晚各吃1次。
功效:用治胃酸多、消化不良的腹瀉。其道理和某些胃腸道疾病患者服用活性炭相同。
驗證:《家庭保健》雜志介紹療效理想。
用薏苡仁煮鍋巴可治五更瀉>>>>
配方及用法:薏苡仁、飯鍋巴(以焦黃黑色為佳)各60克。上藥加清水適量,放入鍋內同煮,待薏苡仁煮爛成稀粥服用,每日3次,連服1~2次。
備注:用量可按患者食量大小酌情增減;煮時不放油鹽;用藥者忌葷腥、油膩、黏食1個月。
驗證:河南李樹彬,男,74歲,離休。他說:“本人患腹瀉,用本條方治療,連服3天,大便成形痊愈,僅花2元錢。”
【薦方人】江蘇薛其祚。
【出處】《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
破故紙、吳萸等可治五更瀉>>>>
配方及用法:破故紙(又名補骨脂)6克,吳萸9克,肉豆蔻6克,五味子9克,黨參18克,白術24克,干姜5克,附子5克,茯苓18克,枸杞12克,茯神15克,赤石脂30克。生姜5片、大棗7枚為引,水煎服,每日1劑。
【薦方人】河南陳居常。
【出處】《老人春秋》(1999年第2期)。
用連蘇飲治療各種原因的嘔吐>>>>
配方及用法:黃連3克,紫蘇5克,煎10~20分鐘,或用滾開水浸泡(加蓋)15~30分鐘,取藥汁50~100毫升,分少量多次頻頻呷服。若濕熱重者倍用黃連。
驗證:治療腹腔內臟炎癥(胃炎、肝炎、膽囊炎、腹膜炎、膽石癥等)、顱內壓增高(腦炎、高血壓腦病、腦震蕩等)、代謝與內分泌疾病(尿毒癥、電解質紊亂、早期妊娠等)、周圍感覺器官病變(急性迷路炎、內耳眩暈癥等)所致的嘔吐200余例,均能在服藥后2小時內停止嘔吐或嘔吐癥狀減輕。
【薦方人】湖南羅飛。
【出處】《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
吳茱萸、蒜頭貼穴治療嘔吐>>>>
配方及用法:吳茱萸(研末)10克,大蒜頭(鮮品)3瓣。大蒜頭去衣搗爛,并配吳茱萸拌濕為度,再揉成形似5分硬幣之藥餅,貼在兩足心(涌泉穴)處即可。
【薦方人】浙江沈文嬌。
【出處】《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