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二十四節氣和歷法: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合歷

節氣與太陽歷

太陽歷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和民族通用的歷法,簡稱陽歷,又稱“公歷”。

太陽歷是基于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規律制定的。把地球環繞太陽運動一周年稱為一個“回歸年”,它是太陽歷的一年。起初確認一個回歸年是365日,隨后經過科學精密計算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

大約在4000年前,太陽歷形成于古埃及。古埃及人依據天狼星的出現和尼羅河泛濫的日期規律,計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個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為年終節日,這就是古埃及的太陽歷,也就是西方最早發明的太陽歷。

古埃及的太陽歷經過兩次組織修改,才形成當今世界通用太陽歷。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羅馬的愷撒大帝主持修改歷法。以古埃及的太陽歷為基礎,修改后實施四年一閏,即“愷撒歷”。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又一次組織修改歷法,這次修改的歷法稱“格列歷”。格列歷規定每400年減去3個閏年,也就是當今世界廣泛應用的太陽歷,即公歷。

古埃及的太陽歷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月為大月,大月為31天;2、4、6、9、11為小月,小月中除2月份外均為30天。2月份平年是28天,閏年(四年一閏)是29天。公歷紀元,相傳是以耶穌基督誕生年為元年。中國于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正式開始采用公歷。

figure_0029_0004
現代人廣泛應用的公歷,是由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組織修改而成。

二十四節氣也是太陽歷。二十四節氣按照歷法的定義也是一種歷法,可以稱為“節氣歷”,它和古埃及的太陽歷可謂并駕齊驅。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朝,先民們通過土圭觀察日影的變化確立了“二至”“二分”節氣,又通過二至、二分節氣的回歸計算,得出了一個回歸年大約是365~366天的論斷。又根據日影長短變化的規律,結合氣候寒暑變化的規律,相繼確定了“四立”節氣。僅憑這“二至”“二分”“四立”八個節氣,便勾畫出了一年四季完整的圖相。《堯典》說:“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辫b于節氣歷是依據日影變化的規律所制定,本身又能直接表達一年四季的輪回,后來又發展為15天左右一個節氣,一周年為12個月,這足以說明“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在4000年前創建的中國式的太陽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图木舒克市| 扎囊县| 沅陵县| 梓潼县| 西吉县| 文成县| 鹰潭市| 即墨市| 晋宁县| 宜川县| 昌江| 陵川县| 五台县| 金湖县| 北票市| 石景山区| 甘德县| 白银市| 曲水县| 永善县| 项城市| 锡林郭勒盟| 宜川县| 浦江县| 榆中县| 靖安县| 山丹县| 镇江市| 阿克陶县| 岗巴县| 广灵县| 闵行区| 南宁市| 庄河市| 临汾市| 同江市| 武陟县| 鲁山县| 应城市|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