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醫療實用大百科
- 張彩山
- 549字
- 2019-11-01 20:28:00
為什么要做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作為一種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的新型自我保健方式,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在西方國家流行開來,并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在我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經歷了SARS后,人們開始更加珍惜自己的寶貴生命,對健康的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人在加強身體鍛煉的同時,開始把做健康檢查列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必須。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好處呢?進行健康檢查最為重要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盡早發現那些潛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疾病,從而做到早發現、早確診和早治療。眾所周知,人體的很多疾病具有隱匿性,在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癥狀,如高血壓,我們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有什么癥狀。當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時,我們的身體器官早已被損害了,病情也忽然發展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這時再去治療,不僅會花費大量的財力、精力和時間,而且治愈率也相對較低(相對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而通過健康檢查,可以提前發現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征兆,從而為及時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以保護我們寶貴的生命。如被稱為“人類殺手”的癌癥,盡管它很難治愈(在中晚期),但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它,就能通過手術將腫瘤切除,其復發率相當低。
現在,醫院的常規健康檢查費用都不高,所以,花較少的錢去獲取健康,健康檢查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