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讀點心理學
- 宿文淵
- 1109字
- 2020-06-28 18:29:12
站在對方立場說話,他才容易聽你的話
很多人往往習慣將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強加給別人,總覺得它們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是為了幫助別人解決某些問題,但是卻始終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過——這樣是否適合?
當我們和別人商談事情時,我們不應該先自我確定標準和結論,應該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仔細想想,詢問對方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他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直接講一番大道理來逼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樣反而更容易讓對方聽你的話。
很多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你會發現,你跟他有了共同語言,他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惡,都變得可以理解甚至顯得可愛。在各種交往中,你都可以從容應對,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對方的惡招。許多人不懂得如何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和說話,這是導致很多事情做不成功的一大原因。
你若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說話,能給他人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這種技巧常常使你的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要做到這一點,“知己知彼”十分重要,唯先知彼,而后方能從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成功的人際交往語言,有賴于發現對方的真實需要,并且在實現自我目標的同時給對方指出一條可行的路。
某精密機械工廠生產某種新產品,將其部分部件委托另外一家小型工廠制造,當該小型工廠將零件的半成品呈送總廠時,不料全不合該廠要求。由于新產品上市迫在眉睫,總廠產品負責人讓小廠盡快重新制造,但小廠負責人認為他是完全按總廠的規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雙方僵持了許久。這時總廠廠長在問明原委后,便對小廠負責人說:“我想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設計不周所致,而且還令你吃了虧,實在抱歉。今天幸好有你們幫忙,才讓我們發現了產品的缺點。只是事到如今,產品總是要上市的,你們不妨將它制造得更完美一點,這樣對你我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那位小廠負責人聽完,欣然應允。
也許你會質疑:“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說來容易,實際要做的時候也那么容易嗎?”沒錯,站在對方立場上說話確實不容易,但卻不是不可能。許多口才不錯的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因為若不如此做,談話成功的希望就可能是很小的。真正會說話的人,善于從他人的角度來設想,并且樂此不疲。然而,他們也并非一開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從一次次的說服過程中吸收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培養這種習慣,最后才達到這種境界的。因此,只要你愿意,這并不是件太難的事。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說過:“如果說成功有秘訣的話,那就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認識和思考問題。”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和說話,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更能讓人感動,更能讓人接受你的思想。
一個人的痛苦之一就是沒人理解,如果我們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說話,那對于他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