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
羅曼·羅蘭曾說過:“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沒錯,永遠不要吝惜對別人的幫助,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你也正是在幫助你自己,你將從中不斷收獲幸福和快樂。
有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里總是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見了覺得非常奇怪,問他:“你自己根本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打著燈籠走路呢?”盲人回答道:
“這個道理很簡單,這個燈籠當然不是為了給我自己照路,而是為別人提供光明,幫助別人看清道路。也只有這樣,別人才能看見我,不會撞到我身上,我的安全才有保證。”
當盲人無私地為他人著想、方便他人時,恰恰幫助了自己,給自己帶來了方便。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像盲人這樣學會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有時,僅僅只是舉手之勞,卻解決了人家的大麻煩、大問題,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你也許會說,幫助別人需要耗費你大量的精力、體力,耽誤你的時間,但要知道,你的付出,不僅能助他人一臂之力,而且能給對方帶來力量和信心,使他們有更大的勇氣去戰勝困難。特別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處于逆境之中時,如果我們能熱情相助,那將猶如雪中送炭,別人也定會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感激。“危難中見真情”,很多人在受到別人真誠的幫助后,總能以更真誠的感激報答別人,你為他人所做的一切將為你贏得尊重、感激、信任等彌足珍貴的感情。
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實質是一種平等互惠的關系,也就是說,你對別人怎么樣,別人就會怎樣對你。你幫助我,我就會幫助你,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人只有大方而熱情地幫助和關懷他人,他人才會給你幫助。所以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自己首先必須幫助別人。
有些時候,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能收獲到意外的利益。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并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顯而易見,上尉的善意之舉,不僅救了小戰士的性命,而且也意外地讓自己免于犧牲。這種幫助,不正是一種雙方的共贏嗎?
最后,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還能給自己帶來精神上的歡愉和滿足,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