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地理全知道
- 任嘯科主編
- 3096字
- 2019-12-12 18:04:39
日本/Japan
地理位置
日本是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千米,多海灣和良港。
地形特征
地貌特征奇特,多山地、多地震、多溫泉、多火山、多森林、多河流、多湖泊,但平原狹小,占全國總面積的25%。山地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5%。北灣山系和南灣山系縱橫貫穿4個大島,相匯于本州中部。日本平原較少,只占全國總面積的25%。平原狹小而零散,大都分布在河川下游和沿海地區。耕地面積更少,僅占全國總面積的12.9%。
日本列島有兩大山系,縱橫貫穿于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南北走向的北灣山系,自北海道直貫本州;東西走向的南灣山系,自本州橫貫四國、九州。兩大山系相匯于本州中部,稱“中央山脈區”。主要有本州的奧羽山脈、木曾山脈、北海道的日高山脈,以及四國山地、九州山地等。特別險峻的山脈有合稱為“日本阿爾卑斯山”的飛嬋、木曾、赤石三山脈,以及四國山地、九州山地、石狩山地、日高山脈等。山地的特征是傾斜面急劇,山峰陡峭而挺拔,山谷多呈深V字狀。日本山地中,也有一些山頂較為平坦的山地。如東北地方的北上山地、阿武隈山地、中國地方的吉備高原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一般稱為“隆起的準平原”。

氣候

由于島國獨特的位置,日本的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北冷南熱,南部總體來說相當于我國江浙沿海地帶的氣候。但由于熱帶海流的黑潮自南向北沿日本太平洋沿岸,又加上日本列島中間高山的阻隔,日本海沿岸地與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氣候溫差很大。日本海沿岸稱“里日本”,氣候涼爽,北海道、青森縣、秋田等縣冬天多雪,有的地方有時一冬天的積雪可達近20米厚;沿太平洋沿岸稱“表日本”,炎熱多雨,地處熱帶海流黑潮包圍之中的靜岡縣伊豆半島的前端,雖然緯度不屬于熱帶,但還是有很多熱帶植物在生長。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貧乏,除煤、鋅有少量儲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森林面積2512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3,但木材的80%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約占發電總量的35%。近海漁業資源豐富。
經濟
日本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農林牧漁業實行機械化商品生產,漁業發達,捕魚量居世界前列。耕地面積約504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3.5%左右,主要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等。森林面積約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3,但戰后林業生產一直不景氣,木材產量逐年減少,不得不依靠進口。畜牧業經營規模遠遠落后于歐美,牧場和牧草地只占國土面積的2%左右。由于牧草地少,畜牧業所用飼料絕大部分依靠進口。日本牛奶及奶制品的年產值已接近農業產值的30%,其重要性幾乎與米相等。日本工業高度發達,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主要有基礎工業鋼鐵工業,最大的輸出產業汽車工業,最主要的支柱產業機械工業,出口主導型高技術產業之一電子工業,以石油化工為主并向高分子化學、無機化學、生物化學等新領域邁進的化學工業,以及傳統產業造船工業等。2013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4.9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8萬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6%。
匯率(2015年):1美元≈121日元。
歷史年表
公元紀年
日本列島產生了國家
公元4世紀中葉
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
5世紀初
大和國達到鼎盛時期,其勢力擴及朝鮮半島南部
公元645年
通過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體制
12世紀末
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
1868年
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發展資本主義,并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道路
1941年
發動太平洋戰爭。戰敗后,初期由美國占領
1947年5月
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征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習俗
日本是個具有獨特文化傳統的國家,但有許多習俗受中國影響較大,因而表現出典型的東方民族特點。
住宅日本式住宅一般都是木結構,平房占多數。由于日本列島的地理氣候條件比較特殊,建造木結構住宅有利于抗震、防風、防潮。日本式住宅多為左右拉門,按照傳統習慣,人們進屋必須脫鞋赤腳,以便保持室內清潔。屋內鋪面只略高于房間地面,上面放有草席和坐墊,以供起居之用。日本式住宅一般來說房間都比較小,有的居室只有三四張“榻榻米”(每張約2平方米)那么大,甚至更小。傳統式日本住宅里幾乎都設有壁龕,供陳列藝術品之用。

衣著日本人比較注重于穿著打扮,服裝也比較講究。和服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是在仿照中國唐代服裝的基礎上,經過1000多年的變化改造而形成的別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日本和服種類繁多,而且男女差別明顯。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較細,附屬品不多,穿著方便;女式和服則比較復雜,不僅色彩繽紛艷麗,而且種類、款式多樣,穿著起來也很麻煩。
交通運輸
交通發達。
鐵路日本全國鐵路總長度達27400千米,電化率約為52.8%。二戰后,日本大力發展地鐵,現在地鐵網在中小城市也比較完善了。
公路日本公路分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兩種,一般公路總長度112萬千米,國有高速公路為4869千米。
水運日本是島國,海運業十分發達。主要大商港有神戶、橫濱、千葉、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日本最大的海上運輸公司是日本郵航公司。
空運日本航空運輸相當發達。國內有東京、札幌、大阪、福岡、沖繩等干線以及連接地方城市和島嶼的支線。大阪伊丹國際機場和關西國際機場為日本兩大國際門戶,與世界幾十家大航空公司有業務關系,日本國外定期航班飛機往返于世界各大主要機場。
教育
日本學制為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實行9年義務教育。大學有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著名的國立綜合大學有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著名的私立大學有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日本重視社會教育,函授、夜校、廣播、電視教育較普遍。
主要城市
東京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日本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人口1323萬。全國11%的工廠聚集于此,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50%左右,居全國第一位,同橫濱、千葉構成的京濱工業區,是日本著名四大工業區之一。東京又是日本經濟、商業、金融中心。資本在50億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東京。東京也是全國的文化教育中心。在東京的各類大專院校,包括短期大學在內共有190多所,占全國大學的49%。東京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它是日本鐵路、公路、租客和海上交通的中心,并且有飛機和輪船通向世界各地,是全國高速鐵路干線的匯合點。東京有4個機場,其中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規模最大,是東京的空中門戶。
大阪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是日本陸、海、空交通的重要樞紐,西部文化教育中心。大阪位于本州西南部,面臨大阪灣,面積212平方千米。大阪古稱“浪速”,又名“難波”,是日本商業和貿易發展最早的一個地區,是歷史悠久的商業中心,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大阪市的第三產業十分興旺發達?,F在,大阪已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現代化工業城市,為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的阪神工業區的核心,工業產值僅次于東京,居全國第二位。另外,大阪也有許多名勝古跡。
旅游
日本的工業及科技水平一直居于亞洲之冠,其在人文及自然風光上也極具特色,因此日本便成為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旅游地點之一。日本主要的旅游勝地是京都、奈良、鐮倉三大古都,特別是京都,有18個聯合國自然文化遺產。九州島有6個國立公園和8個國定公園,觀光資源也相當豐富。北九州島以福岡為重鎮,南九州島則以鹿兒島市為中心。位于日本北部的北海道以其迷人的雪景聞名于世。
